[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壳体用定位检测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6661.4 | 申请日: | 202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3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支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丹妮尔模塑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壳体 定位 检测 | ||
一种汽车壳体用定位检测治具,包括固定底座结构、检测台结构、夹具结构和定位结构,所述检测台结构设置在固定底座结构上,所述夹具结构设置在检测台结构上,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检测台结构上;其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销和第二销,所述第一销和第二销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销为阶梯销,所述第二销为菱形止转销。检测之前,将需要检测的壳体零件放置到检测台结构上通过定位结构放置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夹具结构进行固定,各个结构协同合作,完成了对汽车壳体检测前的定位固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壳体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壳体用定位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在对汽车钣金壳体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在烤漆之前对钣金的外形以及其上的螺丝位置进行检测,从而避免后续组装时候因为钣金尺寸问题或者孔位问题导致无法安装到位,从而汽车钣金壳体的功能和外形美观。故需要在对汽车钣金烤漆之前,对钣金的外形尺寸和孔位进行检测。目前使用的检测治具存在很大不足:1)在固定时候,对壳体的压紧能力不易控制,压力太大容易导致钣金变形,从而影响壳体质量,压力太小,无法固定住,检测时候容易发生位移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差;2)固定时候,夹装不易,不容易定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壳体用定位检测治具,解决了壳体零件检测时候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壳体用定位检测治具,包括固定底座结构、检测台结构、夹具结构和定位结构,所述检测台结构设置在固定底座结构上,所述夹具结构设置在检测台结构上,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检测台结构上;其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销和第二销,所述第一销和第二销并列设置;所述第一销为阶梯销,所述第二销为菱形止转销。检测之前,将需要检测的壳体零件放置到检测台结构上通过定位结构放置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夹具结构进行固定,各个结构协同合作,完成了对汽车壳体检测前的定位固定工作。其中,第一销对壳体零件进行定位作用,而第二销则在定位的同时起到了止转作用,从而提高了壳体零件的位置精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结构包括基板、把手和底脚,所述把手设置在基板上两侧,所述底脚分别设置在基板下面四个角上。把手便于整个夹具进行搬送。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四个角上设有检测基准。检测时候,检测设备根据检测基准进行定位检测,根据四个角上的检测基准进行水平位置、垂直方向、角度等的调整,从而提高了检测时候的检测正确性和精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脚为高度可调底脚。调整底脚高低从而调整整个治具的水平度。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结构包括第一快速夹钳、第二快速夹钳和卡板,所述第一快速夹钳、第二快速夹钳相对设置,所述卡板设置在第一快速夹钳、第二快速夹钳之间。将壳体零件放到检测台结构上后,首先使用卡板进行卡位,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准确定位之后,通过第一快速夹钳、第二快速夹钳对其进行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包括固定板和卡端,所述卡端设置在固定板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卡端为弹性半球形。对壳体零件起到卡位作用,卡端为弹性半球形设置,避免其对钣金表面造成损伤。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定位止转结构提高了检测时候壳体零件的位置精度,避免出现固定时候以移位现象;2)夹具与壳体零件的接触结构均为弹性材料,避免了对壳体表面造成刮伤现象等从而影响产品质量;3)使用快速夹进行固定,缩短了安装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4)在治具四个角上设置检测基准,在检测之前根据基准的位置角度等对整个治具进行调整,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5)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固定底座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卡板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丹妮尔模塑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丹妮尔模塑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66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