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中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9485.X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唐清;范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合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毕雅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中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中转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支架的两侧;第一安装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泥斗,所述接泥斗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输送机。该污泥中转装置,整套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操作强度小,整套装置密封性好,不会有气味外泄,也做了密封措施,防止污水滴落,终端储泥斗架高设置,方便车辆接泥运输,制作材料及制作过程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集成化应急污水处理系统中剩余污泥和物化污泥需要采用污泥脱水机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将含水率降到60%-80%,再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置。通常污泥处理系统每天产生的污泥量不多,为了节省运输成本,通常会将脱水后的污泥暂时中转储存,定期清理外运。如果简单地进行堆放,污泥外运装车成本增加;污泥长时间堆积二次发酵也会有产生臭味。这就要求选用合适的污泥暂存装置,既要满足污泥暂存容量需求,又要满足污泥外运装车便利等条件,还要符合臭味控制要求。
传统的污泥暂存,有简单粗放地堆积,也有采用架高污泥斗储存。由于压滤后的污泥还是有一定的含水率,采用以上方式暂存污泥,都会有较多污水渗出,从高处跌落或造成地面污水横流;有的污泥中转传送采用皮带输送机,污泥也会到处跌落、漏水,气味也得不到控制;也有采用螺杆泵传输污泥,但间隔一定周期污泥管会板结堵塞,增加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中转装置,通过各个部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污泥中转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三安装支架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支架的两侧;
第一安装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接泥斗,所述接泥斗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泥斗,所述储泥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储泥斗的底部插接有拉板。
可选的,所述板框压滤机的出口和接泥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接泥斗靠近板框压滤机一侧的宽度大于另一侧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接泥斗底部一侧至另一侧的高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倾斜角度与接泥斗的底部的倾斜角度相同,且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倾斜角度为十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靠近第一安装支架的一侧至另一侧的高度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倾斜角度为二十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输出口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的输入口上方,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位于储泥斗的上方,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位于第二螺旋输送机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所述储泥斗与拉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可选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上方用钢板密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中转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合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合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9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卡车驱动结构用气缸
- 下一篇:一种数控袋笼全自动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