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59522.7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崔顺;倪建强;王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检测 电路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设备。该电路包括:检流电阻、分压模块、仪表运放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和ADC采样模块;分压模块与检流电阻电连接,用于对检流电阻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形成分压信号;仪表运放模块与分压模块电连接,用于对分压模块输出的分压信号进行放大;整流滤波模块与仪表运放模块电连接;ADC采样模块与整流滤波模块电连接,用于对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通过构建适用于高频、高交流电压的仪表运放模块,解决了现有电流检测电路不能直接用于高频、高交流电压的检测环境且体积较大无法集成的问题,实现直接用于高频、高交流电压的电流检测,同时分压模块增加了电流检测电路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是推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键技术,测量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工业生产中测试电子产品的电性能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电流检测的架构主要有三种:1.使用电流互感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进行测量,2.使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根据霍尔效应原理,当磁场穿过磁感面时,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产生霍尔电势,3.使用检流电阻和仪表运放,通过检测检流电阻两端电压差值得出通过检流电阻的电流大小。
电流互感器和霍尔电流传感器不适用于高频检测,且电流互感器体积较大,无法集成到电路板上使用,由于现有产品中仪表运放的压摆率、增益带宽和供电电压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检流电阻和仪表运放这一架构不能直接用于高频和电压较高情况下的电流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设备,以实现直接适用于高频、高交流电压的电流检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检流电阻、分压模块、仪表运放模块、整流滤波模块和ADC采样模块;
所述检流电阻用于将待检测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分压模块与所述检流电阻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检流电阻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形成分压信号;所述仪表运放模块与所述分压模块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分压模块输出的分压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整流滤波模块与所述仪表运放模块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仪表运放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所述ADC采样模块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整流滤波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采集。
可选的,所述仪表运放模块包括型号为LM7372的芯片。
可选的,所述仪表运放模块包括三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第一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分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一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三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正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三个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型号为LM7372的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59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颗粒吸附装置以及加氢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铝材剪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