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给煤机的落煤装置及原煤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0890.3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1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成;肖军;邵亮;唐兆芳;刘丽;陈程;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置 煤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给煤机的落煤装置及原煤仓,落煤装置包括入口段、扭转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均为长方体状管道;所述扭转段为能够使所述出口段水平截面的中心线相对所述入口段水平截面的中心线成锐角夹角的扭转多棱台状管道。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原煤仓本体入口处到其出口处均采用矩形截面,有效利用煤仓间的空间,减少原煤仓高度、实现降低输煤皮带层标高,节约主厂房和设备投资的目的。通过落煤装置的扭转段,实现落煤装置矩形入煤口的中心线对齐原煤仓中心线,落煤装置出煤口长度方向中心线对齐给煤机传送方向,解决了原煤仓出口受给煤机布置方向限制,通常难以设计成矩形而只能设计成较小截面圆形的困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电站锅炉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给煤机的落煤装置及原煤仓。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用煤通常具有发热量较低、水分较大、容易黏结的特点。因此,循环流化床配套原煤仓的壁面与水平面间夹角的要求高于煤粉锅炉,如果保持原煤仓出口大小和储煤小时数不改变,同等级的循环流化床的原煤仓相对煤粉炉更加瘦高。同时,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的原煤通过锅炉附带的落煤口依靠重力滑入炉膛,给煤机标高也明显高于同等级的煤粉锅炉,因此位于给煤机入煤口上方的原煤仓底部标高也随之显著抬升,进一步增加了煤仓间输煤皮带层的高度、加大了主厂房和输煤系统的土建和设备投资,有必要通过适当设计,尽可能地降低原煤仓的高度。
如图1(I1)、1(I2)、1(II1)、1(II2)、1(III1)、1(III2)所示,现有技术中原煤仓本体形式有圆形煤仓、矩形煤仓、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上方下圆、单仓多出口等型式。由于在煤仓间的柱排距相同时,矩形截面的面积比圆形截面大,因此在考虑降低煤仓间高度时,通常认为矩形煤仓相对圆形煤仓更具有优势。
理论分析和工程经验都表明,堵煤易发生在原煤仓的下部区域。因此,扩大原煤仓的出口面积是防止堵煤、同时降低原煤仓高度的重要方法。原煤仓的出煤口尺寸受限于给煤机皮带宽度的限制,将传统圆形出煤口改进成大长宽比的矩形截面,可以增加落煤口尺寸,减少堵煤可能性。
与煤粉锅炉中给煤机连接原煤仓出口和磨煤机入口的系统设置不同,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的给煤机直接连接原煤仓出口中心线和锅炉附带的落煤口,因此给煤机布置的方向随落煤口与原煤仓间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变化,通常与主厂房轴线成一定夹角。受此约束,原煤仓出煤口难以设计成矩形,通常只能设计成圆形,而圆形出煤口受给煤机皮带宽度的限制不能做大,容易造成堵煤。
为解决原煤仓出口处堵煤的问题,也有采用在原煤仓出口和给煤机入煤口间加装中心给料机或清堵机,用电机驱动刮刀带动原煤的方案,但系统复杂,增加了煤粉泄漏的可能,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给煤机的落煤装置及原煤仓,能够避免在落煤过程中在出口处发生堵煤的情况,确保给煤机的输煤稳定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给煤机的落煤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入口段、扭转段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均为长方体状管道;所述扭转段为能够使所述出口段水平截面的中心线相对所述入口段水平截面的中心线成锐角夹角的扭转多棱台状管道;所述扭转段的出入口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扭转段包括首尾相连围成一圈的四个壁,每个壁包括依次拼接的至少两个三角形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扭转段的每个壁均包括两个三角形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扭转段包括至少两个子扭转段,每个子扭转段包括首尾相连围成一圈的四个壁,每个壁包括依次拼接的两个三角形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段的水平截面的中心线相对所述入口段的水平截面的中心线成不超过60°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0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绿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用承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