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2124.0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1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李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31/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徐云侠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产 养殖 生态环境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包括空心圆环框架,空心圆环框架的中心位置处通过空心支撑杆连接有第一漂浮球;空心圆环框架的外周通过空心杆连接有种植篓;相邻两个空心杆之间且位于空心圆环框架上设有第二漂浮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利用水生植物与养殖环境共赢的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水产养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在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科学化养殖程度低,再加上分散的个体养殖,使得养殖户只考虑经济成本,不注重饲料以及使用药剂的质量,使得药物残留较高,水体污染严重;且投饵不科学,饵料过剩严重,使得底泥恶化,导致细菌大量繁殖,病害频发。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净化水体环境,且不影响水产养殖的修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利用水生植物与养殖环境共赢的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水产养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包括空心圆环框架,所述空心圆环框架的内周通过空心支撑杆连接有第一漂浮球;
所述空心圆环框架的外周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空心杆连接有种植篓,种植篓内种植有水生植物,且种植篓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漂浮球的底面设置;
相邻两个所述空心杆之间且位于所述空心圆环框架上设有第二漂浮球;
当所述生态修复装置置于水面上时,所述生态修复装置受到的浮力等于所述生态修复装置的总重量。
优选地,所述空心杆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相邻三个所述种植篓的顶端到所述第一漂浮球底面之间的距离均不相同。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三个所述种植篓分别低于水位线10-20cm、30-50cm、65-80cm设置,且分别种植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
优选地,所述种植篓为密制网状结构,所述密制网状结构的内壁铺设有PP棉层。
优选地,所述空心圆环框架上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环。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将整个装置漂浮设置在水面上,便于随时放置,也方便养殖人员对水产动物打捞时对其移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分层种植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这三种类型的水生植物对于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力是不相同的,挺水植物主要靠根系吸收,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还可以利用叶面吸收,这种分层设置的结构能够提高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率;且将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联合设置,还能增加整个水体环境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3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中种植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提供的用于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修复装置中空心圆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2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临床用压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施工用污水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