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4221.3 | 申请日: | 202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9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刘卫民;郝洁;王图强;郝利炜;吴学谦;张泰格;姜树丰;黄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0;B01D53/00;B01D53/86;B01D53/56;B01D53/80;B01D53/5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综合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的系统,包括烟气抽取装置、风冷装置、降氮装置、脱硫装置及引风装置;烟气抽取装置的进气端用于连通水泥窑炉;风冷装置连通烟气抽取装置,并用于对烟气抽取装置中的烟气进行骤冷处理;烟气抽取装置的出气端通过烟道依次连通降氮装置、脱硫装置或依次连通脱硫装置、降氮装置,烟道上安装引风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对水泥窑的烟气处理中,可同时兼顾到除氯、除碱、脱硫、脱氮及除二恶英,对烟气的处理效率高,保证了水泥窑的正常运行,并实现了烟气的超洁净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大且污染较重的行业。水泥窑炉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这些气体氧化物不经过处理,会随着烟尘一起排放至大气中,从而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与此同时,由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工艺简单、处置成本低,且无害化程度高,从而该工艺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当前,利用该工艺处理固体废弃物或危险废弃物的工厂约占到所有水泥企业的30%以上。在利用水泥窑处理固废或危废时,由于固废或危废通常含有较高的氯、钾、钠等元素,这些元素在水泥窑内会形成循环富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极易造成水泥窑系统结皮和堵塞。另外,由于原燃料本身也含有一定的氯、钾、钠等元素,由此,为保证水泥窑系统的正常运行,精准除碱(钾和钠)和精准除氯十分关键。
在现有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旁路放风技术进行除氯的方法,该方法从窑尾烟室位置抽取一定的烟气,鼓入冷风,实现急冷,将氯元素以氯化钾和氯化钠的形式固化至粉尘中,在将窑灰排出时,即实现了除氯的效果。但是,这种旁路放风技术只是考虑到除氯,未考虑烟气的进一步处理,同时取风装置简易,未能实现取风烟尘浓度的控制。
随着对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越来越严,对于窑尾烟室的烟气中高含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二恶英而言,如果这些气体氧化物不经过处理,而是通过管道进入原有窑尾系统,或进入烘干破碎系统,然后排放至大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二恶英的超标风险极大;如果单独设置排放口,烟气直接进入大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二恶英的超标风险也极大,所以旁路放风技术必须兼顾除盐,并彻底解决烟气净化的问题,实现尾气达标排放,避免造成环保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的系统,用于解决当前在对水泥窑的烟气处理中难以同时进行除氯、除碱、除尘、脱硫、脱氮及除二恶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的系统,包括烟气抽取装置、风冷装置、降氮装置、脱硫装置及引风装置;所述烟气抽取装置的进气端用于连通水泥窑炉;所述风冷装置连通所述烟气抽取装置,并用于对所述烟气抽取装置中抽取的烟气进行骤冷处理;所述烟气抽取装置的出气端通过烟道依次连通所述降氮装置、所述脱硫装置或依次连通所述脱硫装置、所述降氮装置,所述烟道上安装所述引风装置。
其中,所述烟气抽取装置包括螺旋筒本体、取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取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泥窑炉的烟室,另一端沿切向连接所述螺旋筒本体的外侧壁,并与所述螺旋筒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为所述出气端,另一端同轴插装于所述螺旋筒本体内;所述风冷装置包括风冷机和冷气输送管;所述风冷机安装在所述冷气输送管上,所述冷气输送管的一端沿切向连接所述螺旋筒本体的外侧壁,并与所述螺旋筒本体的内腔连通,且所述冷气输送管输送的冷气与所述取气管输送的烟气在所述螺旋筒本体内以相同的旋向流动。
其中,所述烟气抽取装置还包括降尘管,所述降尘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泥窑炉的烟室,另一端连通所述螺旋筒本体的出尘口。
其中,所述取气管呈倾斜向上布置,在所述取气管的内壁上设有耐火材料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4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电表箱保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双辊贴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