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5280.2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8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莹莹;裴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莹莹;裴建勋 |
主分类号: | B64C25/04 | 分类号: | B64C25/04;B64C25/10;B64C25/62;B64C2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适航 要求 无人机 起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包括支架、连接套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架的表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套件和支撑件,所述连接套件表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支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减震架,所述减震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该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通过支板、防护框、橡胶垫和减震架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在无人机降落在减震架上表面时,对无人机起到防护作用,一方面能够避免无人机从减震架的表面掉落,另一方面也能够当无人机降落位置有偏差与防护框发生碰撞时,通过橡胶垫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和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目前无人机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配合无人机起落架来进行使用,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大多只能够对在无人机垂直方向上进行减震,却很难满足对无人机底架的侧面进行防撞保护,以避免无人机受损或无人机从减震架表面掉落,且当无人机起落架安放到地面较为不平坦的地方时,往往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很难进行安放与调平,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包括支架、连接套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架的表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连接套件和支撑件,所述连接套件表面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支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减震架,所述减震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支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固定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座。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
可选的,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柱。
可选的,所述防护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支块,所述斜支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套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套件以矩形阵列的形式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板的下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满足适航要求的无人机起落支脚结构,通过支板、防护框、橡胶垫和减震架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在无人机降落在减震架上表面时,通过防护框和橡胶垫,能够对无人机起到防护作用,一方面能够避免无人机从减震架的表面掉落,另一方面也能够当无人机降落位置有偏差与防护框发生碰撞时,通过橡胶垫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莹莹;裴建勋,未经陈莹莹;裴建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海用具有保护功能的多功能救生衣
- 下一篇:一种卤制品亚硝酸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