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防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7838.0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秀;刘春蕾;赵秀梅;田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13/05;A41D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套,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头套组件和颈套组件。头套组件包括头套体以及设置于头套体上的口鼻罩部、耳罩部和眼罩部,头套体包括第一皮套,耳罩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套,第二壳体对应人体的两只耳朵设置,第二壳体上均匀开设有传声孔。颈套组件包括第二皮套,第一皮套与所述第二皮套为一体式结构。第一皮套和第二皮套采用一体成型,使用时不会对人体的口鼻造成压迫,第一通孔靠近人体一侧面的边缘设置有柔性垫,人体的耳朵位于第二壳体内,不会对耳朵造成压迫,提高舒适度。同时,该头套组件内部可以用来放置各种口罩,头套组件可以对其进行按压固定,达到搭配各种口罩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防护套用于医护人员在诊疗一些患有传染病患者时穿戴的必需品,能够对医护人员进行一定的防护,减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可能性,由于防护服比较笨重,在穿戴时很不方便,所以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诊疗时只需穿戴简易的局部防护套,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的头部、颈部防护套多采用分体式护套,穿戴时舒适性比较差。
如何发明一种医用防护套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套,旨在改善传统的防护套穿戴时舒适性比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防护套,包括头套组件和颈套组件。
所述头套组件包括头套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头套体上的口鼻罩部、耳罩部和眼罩部,所述头套体包括第一皮套,所述口鼻罩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口罩布结构,所述眼罩部包括透明遮挡件,所述透明遮挡件与所述第一皮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升高垫,所述透明遮挡件粘贴于所述升高垫,所述耳罩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皮套,所述第二壳体对应人体的两只耳朵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上均匀开设有传声孔。
所述颈套组件包括第二皮套,所述第一皮套与所述第二皮套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罩住人体的口部和鼻孔部,所述口罩布结构包括口部布面料结构和鼻孔部布面料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皮套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厚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皮套上开设有与人体的口部和鼻孔部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加厚垫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靠近人体一侧面的边缘设置有柔性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皮套上开设有与人体眼睛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升高垫沿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遮挡件为透明塑料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声孔为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条形孔或者为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皮套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厚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皮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皮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单边拉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7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光缆的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抢救室护理病情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