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后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9193.4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禄宏康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李晓平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护理 翻身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侧壁之间装配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装配有可以转动的承载架,承载架与支撑架的内侧表面之间转动装配有连接杆,承载架的内侧壁装配有可以左右移动承载板,承载架的外表面装配有束缚装置,承载架的右表面贯穿装配有驱动装置,使用时,调节好两个承载板之间的距离,患者躺在承载板的上表面,且伤口处在两个承载板之间,翻转时,利用束缚带将患者束缚,将第二支撑板向后侧拉动,给出承载架足矣翻转的距离,启动驱动电机驱带动承载架翻转,当伤口位置翻转到护理医师面前时,关闭驱动电机对伤口处理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护理辅助翻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术后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后依据切口的不同情况,护理方法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对于没有感染的手术切口,可给予活力碘棉球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即可,2-3日更换一次敷料,而对于伴有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患者的切口往往会有较多的渗液,每日需要给患者更换多次敷料,最多时可达2-3次,每次换药时尽量引流皮下的积液,避免因为积液造成的切口感染,而背部手术患者在伤口处理换药时不便于自身翻转,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去扶持,换药效率低下,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壁之间装配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装配有可以转动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与支撑架的内侧表面之间转动装配有连接杆,所述承载架的内侧壁装配有可以左右移动承载板,所述承载架的外表面装配有束缚装置,所述承载架的右表面贯穿装配有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右表面,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贯穿支撑架的右表面与承载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束缚装置包括束缚带,所述束缚带前端均装配在承载架的前表面,且束缚带的后端均装配有卡扣,所述承载架的后表面装配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表面与卡扣的外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的前表面装配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承载架组装形成存放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后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前后滑动装配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承载架的下表面贴合,第二支撑板的后表面装配有拉块。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承载板的前表面均装配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第二滑槽的内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承载架,通过在承载架的第二滑槽中滑动安装多个承载板,便于根据患者背部伤口位置来调节伤口免接触口位置,防止伤口压迫对患者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设有束缚绳,通过在承载架的前表面装配挡块形成存放槽,便于存放束缚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架与挡块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束缚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禄宏康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禄宏康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9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含尘气体的布袋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百香果果囊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