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低张力水洗箱的中间吸口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9986.6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4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骅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张力 水洗 中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适用于低张力水洗箱的中间吸口循环系统,包括多组喷淋头、底水槽、循环吸入口、循环泵;所述多组喷淋头、底水槽、循环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水洗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水槽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循环吸入口设置在所述底水槽中部;喷淋液流从所述导流板周围流入所述循环吸入口内,经所述循环泵和多组喷淋头进行喷淋水洗。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板将喷淋液流分散到导流板周围流入循环吸入口,在大流量喷淋流速的激励下,包覆在浸渍转鼓表面的织物受到从中间往周围的液流冲击,使织物更加平整而且不易跑偏,而且流量越大工作状态越好,完全克服了传统结构流量和织物形态之间不可兼顾的矛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低张力水洗箱的中间吸口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印染生产流程中针对敏感织物通常使用低张力工艺, 这类工艺设备通常使用转鼓装置替代导辊式结构, 目的是增加织物和承载物的接触面积, 使织物在较低张力条件下保持正常的形态. 转鼓式单元和导辊式结构相比较穿布量较少, 所以水洗效率很低,通常需使用大流量的循环喷淋系统,借助额外的机械能补充提高水洗效率, 由于转鼓式结构的底水槽容积较小, 大流量的循环系统在底水槽形成了较高的液流流速,而传统单元机的循环管路接入口都开设在传动侧墙板, 在张力较低时经常会发生织物被水流冲击跑偏甚至被吸入的现象, 严重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水洗设备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较低张力工况下能维持织物稳定运转的用于低张力水洗箱的中间吸口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低张力水洗箱的中间吸口循环系统,包括多组喷淋头、底水槽、循环吸入口、循环泵;所述多组喷淋头、底水槽、循环吸入口设置在所述水洗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水槽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循环吸入口设置在所述底水槽中部;喷淋液流从所述导流板周围流入所述循环吸入口内,经所述循环泵和多组喷淋头进行喷淋水洗。循环系统运转后喷淋液流呈分散的态势流入循环吸入口内,防止敏感织物被水流冲击跑偏甚至被吸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水洗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喷淋转鼓、所述喷淋转鼓下方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浸渍转鼓,多组喷淋头轴向设置在所述喷淋转鼓上方;所述浸渍转鼓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底水槽;所述循环吸入口设置在后端所述浸渍转鼓下方的所述底水槽内。
其特征在于:前端所述浸渍转鼓下方的所述底水槽位置高于后端所述浸渍转鼓下方的所述底水槽。使得前端底水槽内的液体随着浸渍转鼓的转动也可以流入后端底水槽内进行循环喷淋。
进一步的:所述底水槽为弧形,与所述浸渍转鼓外形相匹配;所述导流板轴向设置在所述底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为弧形,形状与所述底水槽形状相匹配;所述循环吸入口位于所述导流板投影面的几何中心;喷淋液流从所述导流板和底水槽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循环吸入口内。使四周吸入的液体流量相等。
所述循环吸入口和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所述喷淋头前端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板将喷淋液流分散到导流板周围流入循环吸入口,在大流量喷淋流速的激励下, 包覆在浸渍转鼓表面的织物受到从中间往周围的液流冲击, 使织物更加平整而且不易跑偏, 而且流量越大工作状态越好,完全克服了传统结构流量和织物形态之间不可兼顾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底水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9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接加热水洗单元
- 下一篇:一种焊丝盘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