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1589.2 | 申请日: | 202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潘子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华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中医 针灸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分别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多个压紧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多个弯管,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弯管一一对应,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弯管之间共同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弯管上覆盖保温盖布或被褥,使得可以降低患者施针后容易受凉等问题,同时弯管之间可进行分离,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脱离,便于进行分散搬移,使用灵活性更高,更加便于组装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用针对穴道进行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在进行针灸时,经常需要患者脱掉衣物才可方便施针,而在较冷的天气时,长时间暴露皮肤,就容易造成受凉等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躺下的针灸方式更是如此;
而为了保证针灸后的保暖性,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暖措施,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保暖支架的方式来进行保暖,但是传统的保暖支架存在分拆性差,搬移麻烦的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8652965A的“一种拆卸式针灸保暖支架的使用方法”,患者进入支架后,难以从中出来,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分别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多个压紧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多个弯管,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弯管一一对应,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弯管之间共同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压紧螺栓上共同连接有保温盖布,所述第一支杆采用L型设计,所述第二支杆为凸字型设计。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轴,所述第一支杆上固定连接有插筒,所述定位轴插设在插筒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对应第二支杆的一端为凹字型设计,且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支杆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压板和转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弯管数量均为五个。
优选地,所述保温盖布位于弯管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好处: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弯管上覆盖保温盖布或被褥,使得可以降低患者施针后容易受凉等问题,同时弯管之间可进行分离,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脱离,便于进行分散搬移,使用灵活性更高,更加便于组装和携带;
2、而当患者出来时,通过将第二连接杆从第二支杆上脱离,并将弯管翻转到第一支杆的一侧即可,避免患者在支架内难以出来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的侧视图。
图中:1第二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3第二支杆、4连接头、5弯管、6压紧螺栓、7第一支杆、8保温盖布、9插筒、10定位轴、11L型连接板、1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华,未经黄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1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