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块式轨枕箍筋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3059.1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9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郑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创赋能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块式 轨枕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块式轨枕箍筋焊接夹具,包括固定平台,轨枕箍筋平放在固定平台上端面;固定平台上端面设有定型档杆,定型档杆包括呈直角分布的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第一档杆、第二档杆分别抵住轨枕箍筋外侧弯钩的两边,固定轨枕箍筋的焊接姿态;固定平台上端面还设有对向设置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对向移动,能够实现对轨枕箍筋的抓取,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同向移动,能够实现对轨枕箍筋的横向平移,将轨枕箍筋抵在第二档杆上;固定平台上端面还设有第三夹板,第三夹板推动轨枕箍筋纵向平移,将轨枕箍筋抵在第一档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进行轨枕箍筋的自动定位,配合焊接装置,能够实现轨枕箍筋的自动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枕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块式轨枕箍筋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双块式轨枕是用来埋置在无碴轨道混凝土道床板中用于固定扣件、钢轨和传递列车荷载的重要结构件,它高精度的制造要求可以保证铺轨时轨距的准确性。为保证轨枕强度,轨枕内部设有桁架钢筋和箍筋,箍筋采用钢筋焊接加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块式轨枕箍筋焊接夹具,能够用于双块式轨枕箍筋自动焊接生产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块式轨枕箍筋焊接夹具,能够用于双块式轨枕箍筋自动焊接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块式轨枕箍筋焊接夹具,包括支架,支架上端设有固定平台,轨枕箍筋平放在固定平台上端面;固定平台上端面设有定型档杆,定型档杆包括呈直角分布的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第一档杆、第二档杆分别抵住轨枕箍筋外侧弯钩的两边,固定轨枕箍筋的焊接姿态;固定平台上端面还设有第一夹板,以及驱使第一夹板横向平移的第一气缸;固定平台上端面还设有第二夹板,以及驱使第二夹板横向平移的第二气缸,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对向设置,第二夹板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与第一夹板对向移动,能够实现对轨枕箍筋的抓取,第二夹板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与第一夹板同向移动,能够实现对轨枕箍筋的横向平移,将轨枕箍筋抵在第二档杆上;固定平台上端面还设有第三夹板,以及驱使第三夹板纵向移动的第三气缸,第三夹板在第三气缸的驱动下推动轨枕箍筋纵向平移,将轨枕箍筋抵在第一档杆上;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与轨枕箍筋的接触面均设有弹性绝缘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平台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夹紧气缸,夹紧气缸运行时,其夹指下压轨枕箍筋弯钩的拐角位置,防止箍筋焊接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进行轨枕箍筋的自动定位,配合焊接装置,能够实现轨枕箍筋的自动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块式轨枕箍筋焊接夹具,包括支架1,支架1上端设有固定平台2,轨枕箍筋3平放在固定平台2上端面;固定平台2上端面设有定型档杆,定型档杆包括呈直角分布的第一档杆4和第二档杆5,第一档杆4、第二档杆5分别抵住轨枕箍筋3外侧弯钩的两边,固定轨枕箍筋3的焊接姿态;固定平台2上端面还设有第一夹板6,以及驱使第一夹板6横向平移的第一气缸7;固定平台2上端面还设有第二夹板8,以及驱使第二夹板8横向平移的第二气缸9,第二夹板8与第一夹板6对向设置,第二夹板8在第二气缸9的驱动下与第一夹板6对向移动,能够实现对轨枕箍筋3的抓取,第二夹板8在第二气缸9的驱动下与第一夹板6同向移动,能够实现对轨枕箍筋3的横向平移,将轨枕箍筋3抵在第二档杆5上;固定平台2上端面还设有第三夹板10,以及驱使第三夹板10纵向移动的第三气缸11,第三夹板10在第三气缸11的驱动下推动轨枕箍筋3纵向平移,将轨枕箍筋3抵在第一档杆4上;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8和第三夹板10与轨枕箍筋3的接触面均设有弹性绝缘垫块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创赋能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未经北京智创赋能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3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