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3278.X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1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金辉;姜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1D22/00;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及中筒,外筒和内筒上端均由上盖封闭。内筒处于外筒内部,中筒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外筒和内筒壁上设置有开孔,外筒和内筒分别均设置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上部固定于开孔上端壁上,中筒壁上同一高度设置有一圈的突起部,突起部沿中筒壁向内和向外均突出,中筒壁不同的高度上均设置与外筒、内筒上开孔对应的突起部,突起部置于卡接部的上方,中筒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及对应的螺帽。该固定装置结合了机械力和化学胶产生的紧握力,增加了植筋过程中的钢筋的结合力,能够缩短加固时间,同时可以使其适应于振动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中固定植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于振动环境又需要加快施工进度的植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现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钢筋植筋常采用化学法植筋,是一种钢筋后锚固利用结构胶锁键握紧力作用的连接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抗振性能,普遍使用在桥梁加固领域。强力植筋胶在常温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固化,完成完全固化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工序,延迟了施工时间,同时粘胶对钢筋产生的力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处于振动环境又需加快施工进度并能够提高植筋受固定力的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植筋的固定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及中筒,外筒和内筒的顶端均由上盖封闭,外筒和内筒的底端均为开口,中筒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内筒处于外筒内部,中筒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外筒和内筒在壁上同一高度即同一层处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外筒和内筒上至少设置一层的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为“L”形,卡接部分为竖杆和横杆,竖杆和横杆连接并成夹角,竖杆上端具有弹性并固定于开孔上端壁上,外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外,内筒卡接部上横杆的自由端朝内,横杆的自由端没有受到挤压时均处于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中筒壁上设置与开孔处于同一层对应的突起部,突起部沿同一高度即同一层的中筒壁一圈上向内和向外均有突出块,突出块外壁在竖直方向上成圆弧形,突起部处于与其对应同层的外筒和内筒上的开孔内的突起部的上方,中筒下部边壁外设置有外螺纹及对应的螺帽。
上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封盖上设置有通孔。
上述内筒顶端的封盖上设置有通孔。
上述外筒底端向外设置有与其垂直的翼缘板。
上述中筒底端向外设置有加厚翼缘板,加厚翼缘板外框呈正六边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中采用卡接部的挤压孔内壁和钢筋外壁,通过本发明固定装置的机械力将钢筋卡接于混凝土的孔洞内,大大增加钢筋受到的结合力,同时这种机械结合力的存在,使得植筋过程不需要等粘胶完全凝固就能进行下一步工序;2、固定装置内部、外筒外壁与混凝土孔洞之间和内筒内壁与钢筋外壁之间均有粘胶充满,通过化学胶锁键握紧力作用紧固钢筋和固定装置与混凝土孔洞内,这样使钢筋受到固定结合力受到振动的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植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3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洗机注水管快速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