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预应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6016.9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1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温晓光;王京杭;王之俊;樊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桥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3 | 代理人: | 吴月琴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预应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应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和连接线,所述主体前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主体外部的拐角处安装有防护套,所述主体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连接线位于检测组件外部的一端,所述主体外部一端的中部安装有调整装置,所述主体后端的外部设置有辅助装置。该一种桥梁预应力检测装置通过防护装置、定位板和限位槽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预应力检测装置内部的显示屏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处理,增加防护程度,且防护装置是一种透明的钢化玻璃,不会影响对显示屏的使用,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向外部拉动防护装置使其与定位板和限位槽之间分离开来,更换全新的防护装置,以此可对显示屏保持良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预应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在对桥梁的建筑中和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对桥梁的预应力进行检测,便于对桥梁的整体性能进行了解。
现有的预应力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本身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检测装置内部的显示屏会因外部原因产生划痕或者其它损伤,影响预应力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不便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对整个预应力检测装置的高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预应力检测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现有的预应力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本身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检测装置内部的显示屏会因外部原因产生划痕或者其它损伤,影响预应力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不便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对整个预应力检测装置的高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预应力检测装置,包括主体和连接线,所述主体前端的内部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主体外部的拐角处安装有防护套,所述主体外部的一端安装有检测组件,所述连接线位于检测组件外部的一端,所述主体外部一端的中部安装有调整装置,所述主体后端的外部设置有辅助装置。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定位板和限位槽,且防护装置后端外部的拐角处安装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外部设置有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与限位槽为榫接连接,且限位槽的外部与定位板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液压气杆、连接轴和辅助带,且辅助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气杆,所述辅助装置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部设置有辅助带。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设置有两个,且辅助装置的内部与液压气杆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衔接块、引导槽、漏孔、束线柱和转动转轴,且调整装置内部一端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所述转动转轴外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调整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引导槽,且引导槽内部的中部安装有漏孔,所述引导槽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束线柱。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内部一端的中部与转动转轴的外部为活动连接,且转动转轴外部的上下两端与衔接块内部的中部为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桥梁预应力检测装置通过防护装置、定位板和限位槽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预应力检测装置内部的显示屏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处理,增加防护程度,且防护装置是一种透明的钢化玻璃,不会影响对显示屏的使用,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向外部拉动防护装置使其与定位板和限位槽之间分离开来,更换全新的防护装置,以此可对显示屏保持良好的防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桥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桥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6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距离传感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佩戴的3D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