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量化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7034.9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0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道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0;H02J50/7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韧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无线 充电 接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量化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系统,其中,该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中间位置设有中间抽头端子,所述中间抽头端子与一正输出端连接;以及全波整流器,所述全波整流器包括第一整流开关管和第二整流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整流开关管和第二整流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与一负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无线充电接收端的重量和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充电方法通常包括接触式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其中,接触式充电采用插头与插座的金属接触来导电,无线充电是以耦合的交变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的传递。与接触式充电相比,无线充电可实现相对来说的远距离无线电能的转换,操作更加方便。
传统无线充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和无线充电接收端。其中,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直流电源Vin、全桥逆变器1、发射端补偿电容 C1和发射线圈W1;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全波整流器2、接收端补偿电容 C2。由于逆变器1连接的是直流电源Vin,因此逆变器1用于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发射端补偿电容C1对逆变器1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补偿后输出给发射线圈W1,发射线圈W1用于将交流电以交变磁场形式发射出去。接收端的接收线圈W2用于接收交变磁场并输出交流电,接收端补偿电容C2用于对交流电进行补偿后输出给整流器2,整流器2用于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提供给负载。其中,逆变器1包括四个逆变开关管M1-M4,整流器2包括四个整流开关管D1-D4。
当无线充电接收端应用于无人机等对载重负担限制较高的载体时,因此,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希望接收端中的元器件越少越好,从而减小元器件的载重和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及无线充电系统,以减小接收端的重量和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轻量化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
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中间位置设有中间抽头端子,所述中间抽头端子与一正输出端连接;以及
全波整流器,所述全波整流器包括第一整流开关管和第二整流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整流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整流开关管和第二整流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与一负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正输出端与所述负输出端之间的输出滤波电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开关管和第二整流开关管均为二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轻量化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和无线充电接收端,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为前述无线充电接收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
直流电源;
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的逆变器;
与所述逆变器连接的发射端补偿电容;以及
与所述发射端补偿电容连接的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耦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为全桥逆变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还包括与所述直流电源并联的输入滤波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道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道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7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科食道涂药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高速高硬工件的铣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