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叠合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8234.6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杨叶;于云龙;薛亦聪;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G13/04;E04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叠合 | ||
1.一种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
所述预制部分包括钢桁架和预制混凝土梁,所述钢桁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钢桁架的下部埋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内;
所述现浇部分包括第一现浇混凝土和现浇翼缘板,所述第一现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现浇翼缘板设置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所述钢桁架的上部埋设于所述现浇翼缘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包括两个纵向上弦杆、两个纵向下弦杆、若干横向上弦杆、若干横向下弦杆、若干第一腹杆、若干第二腹杆、若干上纵筋和若干下纵筋,两个所述纵向上弦杆通过若干所述横向上弦杆相连,两个所述纵向下弦杆通过若干所述横向下弦杆相连,位于一侧的所述纵向上弦杆和所述纵向下弦杆通过若干所述第一腹杆相连,位于另一侧的所述纵向上弦杆和所述纵向下弦杆通过若干所述第二腹杆相连,所述上纵筋设置在两个所述纵向上弦杆之间并与若干所述横向上弦杆相连,所述下纵筋设置在两个所述纵向下弦杆之间并与若干所述横向下弦杆相连;
所述纵向下弦杆和所述下纵筋埋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内,所述纵向上弦杆和所述上纵筋埋设于所述现浇翼缘板内,所述第一腹杆的下部和所述第二腹杆的下部埋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内,所述第一腹杆的上部和所述第二腹杆的上部埋设于所述现浇翼缘板内,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腹杆和所述第二腹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部分还包括用于穿设预应力筋的上波纹管和下波纹管,所述上波纹管和所述下波纹管预埋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波纹管内张拉有下部预应力筋,所述上波纹管被用于在现浇时张拉上部预应力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预应力筋为直线型,所述上部预应力筋为曲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现浇混凝土和所述现浇翼缘板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低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翼缘板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或叠合楼板,所述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包括压型钢板或预制混凝土板和第二现浇混凝土,所述压型钢板或所述预制混凝土板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制叠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叠合梁包括波纹板和平板,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第三槽壁,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三槽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槽壁连接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三槽壁,所述波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第三槽壁,所述平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壁,所述平板与所述波纹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82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叠合梁
- 下一篇:一种应力扰动作用下岩体含冰裂隙冻胀力演化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