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还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8990.9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7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苗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型去骨瓣 减压 术后 组织 装置 | ||
安全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还纳装置,包括圆形的压迫包,压迫包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包边,包边的外周连接有四根束带,压迫包由内软垫层、压迫腔和外橡胶层组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迫包辅助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脑组织还纳,同时在压迫包上设置预撕线,预防患者颅内压增加,从而损伤脑组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还纳装置。
背景技术
骨瓣减压术是通过去除部分颅骨用于降低颅内压力的手术方法,去骨瓣减压术主要用于纠正难治性高颅压疾病,如经应用降低颅内压药物甘露醇等无法纠正的高颅压、急性脑出血、颅脑外伤等,高颅压容易引起脑疝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去骨瓣减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术。手术后脑组织从打开的骨瓣处突出,脑组织表面覆盖有脑膜、头皮等结构。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通过应用降颅压药物及纠正患者的原发疾病患者颅内压下降,此时需要将突出的脑组织还纳会颅腔,现有技术多是通过自制弹性带,靠外力的钝性加压迫使颅脑还纳,此种方法容易使颅脑受力不均匀导致局部压力过高损伤脑组织,而且钝性还纳无法根据突出的脑组织形状进行个性化的压迫还纳,无法监测加压脑组织时脑组织表面受力大小,另外弹性带进行固定时不能抵御外界的压力,因为其质软,无法阻挡外力;当患者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压的动作时,疝出的脑组织会用力顶压自制的弹性带,弹性带活动空间有限,此时会导致弹性带勒住脑组织,导致脑组织表面压力过大,损伤脑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效果佳的安全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还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安全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还纳装置,包括圆形的压迫包,压迫包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包边,包边的外周连接有四根束带,压迫包由内软垫层、压迫腔和外橡胶层组成,内软垫层、压迫腔和外橡胶层自内向外依次设置,且外橡胶层的中心设置有十字形的预撕线,外橡胶层上安装有充气接口和压力计,充气接口和压力计均与压迫腔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装置覆盖到突出的颅脑组织表面,环形包边贴附在颅脑外周,利用四根束带分别在横向和纵向固定到患者头颅上,接着将充气设备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接口,利用充气设备向压迫腔内充气,压力计能够观察到压迫腔内气压,避免压力过大损伤脑组织,待压迫腔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充气,此时压迫腔内的压力不足以将压迫包最外层的外橡胶层的预撕线撑开;当患者脑内压力忽然增加时,对压迫包形成压力,压迫腔内压力增加,从而撑开外橡胶层的预撕线,压迫腔泄压,从而避免脑组织压力过大,损伤脑组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迫包辅助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脑组织还纳,同时在压迫包上设置预撕线,预防患者颅内压增加,从而损伤脑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迫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还纳装置,包括圆形的压迫包1,压迫包1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包边2,包边2的外周连接有四根束带3,压迫包1由内软垫层4、压迫腔5和外橡胶层6组成,内软垫层4、压迫腔5和外橡胶层6自内向外依次设置,且外橡胶层6的中心设置有十字形的预撕线7,外橡胶层6上安装有充气接口8和压力计9,充气接口8和压力计9均与压迫腔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8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