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视化人工破膜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9008.X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许雅娟;张淼;孙宗宗;班彦杰;王彪;候晓峰;李晶晶;蔡琰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化 人工 破膜镜 | ||
可视化人工破膜镜,包括镜管体和操作手柄,镜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空腔,空腔内穿设有推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光源、镜头和负压吸引腔,为解决破胎膜时误伤胎儿,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推杆、切刀等结构,推杆具有一定韧性,在进行破胎膜时,利用镜管体的负压吸引腔将部分胎膜吸入镜管体内,接着向前推动滑柄,滑柄通过推杆向前推动切刀,使得L型切刀绕销轴转动,从而对镜管体前端内部的胎膜进行切割,有效避免了误伤胎儿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人工破膜镜。
背景技术
孕妇进入产程后,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进行人工破膜,1.缩宫素引产;2天未成功者;2.产程延长,胎头已固定;3.羊水过多,需终止妊娠;4.部分性前置胎盘。对于产程延长,胎头已固定的患者,人工破膜可使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人工破膜的操作方法是孕妇截石位,孕妇头放平或适当头低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用左手食、中指伸入阴道,触及水囊,右手持长弯血管钳,在阴道内手指的指引下进入宫口,并在宫缩间歇期用弯钳钳破胎膜。现有破膜时是通过一只手引导,用弯钳钳破羊膜,所以目前人工破膜装置不可视,增加了破膜的风险,通过弯钳钳破时不方便控制破口的大小,通常需要破膜后阴道内手指应堵住破口,控制羊水缓慢流出,以免宫腔骤然缩小,引起胎盘早剥和脐带脱垂;现有技术用弯钳钳夹羊膜时可能夹伤胎儿,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可视化下操作、安全切割胎膜的可视化人工破膜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视化人工破膜镜,包括镜管体和操作手柄,镜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空腔,空腔内穿设有推杆,镜管体的前部内壁安装有L型的切刀,切刀的拐角处通过销轴铰接在镜管体的内壁,推杆的前端与切刀的端部固定连接;
操作手柄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柄,推杆的后端与滑柄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镜管体和操作手柄均为现有技术,与医用的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结构相同,具有光源、镜头和负压吸引腔,负压吸引腔即镜管体的内腔,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为解决破胎膜时误伤胎儿,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推杆、切刀等结构,推杆具有一定韧性,在进行破胎膜时,利用镜管体的负压吸引腔将部分胎膜吸入镜管体内,接着向前推动滑柄,滑柄通过推杆向前推动切刀,使得L型切刀绕销轴转动,从而对镜管体前端内部的胎膜进行切割,有效避免了误伤胎儿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杆和切刀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化人工破膜镜,包括镜管体1和操作手柄2,镜管体1的管壁上开设有空腔,空腔内穿设有推杆3,镜管体1的前部内壁安装有L型的切刀4,切刀4的拐角处通过销轴铰接在镜管体1的内壁,推杆3的前端与切刀4的端部固定连接;
操作手柄2上开设有滑槽5,滑槽5内滑动安装有滑柄6,推杆3的后端与滑柄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镜管体1和操作手柄2均为现有技术,与医用的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结构相同,具有光源、镜头和负压吸引腔,负压吸引腔即镜管体1的内腔,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为解决破胎膜时误伤胎儿,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推杆3、切刀4等结构,推杆3具有一定韧性,在进行破胎膜时,利用镜管体1的负压吸引腔将部分胎膜吸入镜管体1内,接着向前推动滑柄6,滑柄通过推杆3向前推动切刀4,使得L型切刀4绕销轴转动,从而对镜管体1前端内部的胎膜进行切割,有效避免了误伤胎儿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9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还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射片自动贴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