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9372.6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7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江波;徐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稻盛纺织面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42 | 分类号: | D04B15/42;D04B15/58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柳伟华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针织 圆形 纬编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包括座架、托盘、电机和缠绕器,所述座架的上方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棘轮的外侧设置有棘爪,所述电机设置在座架的内部下方,所述电机的外侧连接有托架,所述托盘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挤压杆,所述座架的顶部安装有编织架,所述导料筒的外侧包裹有针筒,所述编织架的上方设置有顶架,且顶架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安装块,并且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放线辊。该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便于对丝线进行导向,避免丝线的缠绕与断裂,且圆形布料通过托盘与限位轮的啮合,使得托盘稳定转动,从而使得编织时丝线受力相同,方便丝线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纬编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中常用的布料编织方式为经编和纬编,主要编织成圆筒型或者平面型的布料,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且随着科技的进入,数控智能化与编织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的针织圆形纬编机,由于编织速度过快,导致线辊转动惯性较大,使得线组之间发生接触缠绕,增大摩擦,易导致丝线断裂,且不便对圆形布料进行收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针织圆形纬编机,由于编织速度过快,导致线辊转动惯性较大,使得线组之间发生接触缠绕,增大摩擦,易导致丝线断裂,且不便对圆形布料进行收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包括座架、托盘、电机和缠绕器,所述座架的上方设置有托盘,且托盘的内侧连接有限位轮,所述托盘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外侧设置有棘爪,且棘爪的外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电机设置在座架的内部下方,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轮,所述电机的外侧连接有托架,且托架与座架固定连接,所述托盘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挤压杆,且托盘的外侧上方安装有缠绕器,所述座架的顶部安装有编织架,且编织架的内部安装有导料筒,所述导料筒的外侧包裹有针筒,且导料筒的顶部上方设置有导线筒,所述编织架的上方设置有顶架,且顶架的顶部外侧安装有安装块,并且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放线辊。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内侧呈锯齿状结构,且托盘与限位轮啮合连接,并且限位轮等角度设置在托盘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呈“*”型结构,且支撑架与托盘固定连接呈一体化结构,并且支撑架与座架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左右对称设置在导料筒的下方,且导料筒的顶部呈圆筒状结构,并且导料筒的底部呈扁平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线筒与针筒同心设置,且导线筒的内部开设有槽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角度设置在顶架的外侧,且安装块呈“凹”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避免绕线的针织圆形纬编机,便于对丝线进行导向,避免丝线的缠绕与断裂,且圆形布料通过托盘与限位轮的啮合,使得托盘稳定转动,从而使得编织时丝线受力相同,方便丝线的移动;
1.设置了限位轮和支撑架,限位轮等角度设置在托盘的内部,且限位轮与托盘啮合,使得托盘稳定转动,从而使得编织时丝线受力相同,方便丝线的移动,且支撑架设置在托盘的内部,便于支撑托盘的稳定;
2.设置了棘轮和棘爪,棘轮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棘轮和棘爪的作用下,方便托盘单向转动,避免丝线编织错误,从而便于圆形布料的编织;
3.设置了导料筒和导线筒,导料筒的底部呈扁平型结构,便于对圆形布料的导向,从而方便挤压杆对圆形布料的挤压,且导线筒中开设有槽状结构,方便对丝线进行导向,避免丝线的缠绕与断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稻盛纺织面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稻盛纺织面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9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