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网格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9496.4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3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范军;曾智博;于永军;杨万和;赵源;李彪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02;E04B2/5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李发军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格 剪力 | ||
一种钢网格剪力墙,包括上型钢梁、下型钢梁、端型钢柱,所述上型钢梁、下型钢梁和两根所述端型钢柱构成封闭的长方形结构,还包括型钢网格支撑、砌体,所述型钢网格支撑置于所述长方形结构之间,并与所述长方形结构连接成整体;所述型钢网格支撑具有多个网格空间,所述砌体置于所述型钢网格支撑的各个网格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按照墙体尺寸用型钢制作成矩形的网格状盒子式的支撑,置于型钢柱和型钢梁之间并连接成一个整体,型钢网格支撑与端型钢柱、上型钢梁和下型钢梁共同受力。与现有的钢结构剪力墙结构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更均匀,且施工方便、节约材料、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网格剪力墙。
背景技术
中高层钢结构建筑中常见的钢结构剪力墙体系有五种:1)、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由两端型钢柱,上下型钢梁和中间钢板组成,钢板焊接完成后,在两块钢板之间填充混凝土,构成剪力墙,共同受力;2)、交叉(剪刀)支撑剪力墙:由两端型钢柱,上下型钢梁和中间型钢交叉支撑组成,交叉支撑连接完成后,填充砌体或外覆轻质墙板,砌体和轻质墙板不参与受力;3)、单斜杆支撑剪力墙:由两端型钢柱,上下型钢梁和中间型钢单斜杆支撑组成,单斜杆支撑连接完成后,填充砌体或外覆轻质墙板,砌体和轻质墙板不参与受力;4)、人字(V字)支撑剪力墙:由两端型钢柱,上下型钢梁和中间型钢人字支撑组成,人字支撑连接完成后,填充砌体或外覆轻质墙板,砌体和轻质墙板不参与受力;5)、K型支撑剪力墙:由两端型钢柱,上下型钢梁和中间型钢K型支撑组成,K型支撑连接完成后,填充砌体或外覆轻质墙板,砌体和轻质墙板不参与受力。
上述五种剪力墙体系均有一些不足之处:第1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如CN102535679、CN106677379)在钢结构剪力墙的几种体系里,构造复杂,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成本较高,且对钢板和钢结构的尺寸要求严格,通用性不佳。第2~5种支撑剪力墙均存在斜撑,受斜撑影响,填充砌体时须对砌体进行斜向切割,施工不便;如需在墙上设置门窗,则须设计为偏心支撑,影响结构整体受力均匀。以上现有的钢框架+型钢支撑剪力墙的结构形式普遍存在斜撑,填充砌体和设置门窗均存在不便,钢结构施工完成之后,给后续砌体和门窗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钢网格剪力墙,该钢网格剪力墙无钢板结构,构造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且受力均匀,具有节约材料、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网格剪力墙,包括上型钢梁、下型钢梁、端型钢柱,所述上型钢梁、下型钢梁和两根所述端型钢柱构成封闭的长方形结构,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型钢网格支撑、砌体,所述型钢网格支撑置于所述长方形结构之间,并与所述长方形结构连接成整体; 所述型钢网格支撑具有多个网格空间,所述砌体置于所述型钢网格支撑的各个网格空间内。
由此,本实用新型按照墙体尺寸用型钢制作成矩形的网格状盒子式的支撑,置于型钢柱和型钢梁之间并连接成一个整体,型钢网格支撑与端型钢柱、上型钢梁和下型钢梁共同受力。与现有的钢结构剪力墙结构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受力更均匀,且施工方便、节约材料、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为了更加方便砌筑砌体,所述型钢网格支撑包括横撑、竖撑,所述横撑与所述竖撑之间固定连接。由此,这种由横撑和竖撑围成的盒式网格结构,在砌筑矩形砌体时具有独到的优势。
所述横撑、竖撑分别有多根,相邻两根横撑平行设置,相邻两根竖撑平行设置,多根所述横撑和竖撑一起构成整体式网格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钢网格剪力墙还包括门洞和/或窗洞,所述门洞和/或窗洞为矩形,所述门洞和/或窗洞位于每相邻两根所述横撑和相邻两根所述竖撑构成的网格内。优选为所述门洞由横撑、竖撑、下型钢梁和端型钢柱围成。门窗施工需要足够大的矩形洞口,从方便门窗施工的角度考虑,本网格剪力墙可以根据门窗的设计,在型钢网格支撑加工时留出对应尺寸的洞口,以便于门窗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9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