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1628.7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4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涛;王亚飞;宋宝祥;张小宇;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茂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董梦娟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所述口罩至少包括三层结构,由外而内依次分为面层、芯层和用于接触保护的里层,所述面层为拒水性的聚丙烯纺粘无纺布,所述芯层为抗菌抗病毒无纺布,所述里层为拒水亲肤性聚丙烯纺粘无纺布。本实用新型采用由载银‑铜的纳米沸石材料改性后的短纤与普通涤纶短纤混纺制得的无纺布作为芯层,以拦截颗粒物和细菌病毒的基础上,将微生物杀死,以防止微生物渗透过口罩对人体造成危害,并通过载银‑铜的纳米沸石材料中银与铜离子的控制性释放,以使口罩保持高效持久的抗菌抗病毒及防雾霾、防尘作用,因此能够有效预防H1N1、H7N9、SARS等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并对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
背景技术
空气和水的污染、病毒或其它细菌的大量繁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口罩是用来使人类免受病菌侵袭的一种便捷的保护措施。人们戴口罩是为了给呼吸道设置一道“过滤屏障”,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使空气中夹杂着的大量灰尘、细菌、病毒和各种有害的气体等不能进入人体。同时由于有些病菌极其顽强,且主要通过飞沫和近距离接触传播,所以在口罩无杀灭病菌功能或杀灭病菌能力不足时,常常通过增加口罩厚度的方式来提高口罩的安全防护性能。然而对于一些顽固病菌仍存在安全防护性能不足的问题,并且如果配戴的口罩过厚,还会影响口罩的透气性能,从而使人感觉憋闷,尤其是长时间配戴后,易使鼻黏膜变得脆弱,从而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因此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此外,由于口罩直接接触口腔、鼻腔,因此口罩自身的卫生和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部分防护口罩是利用物理拦截过滤的原理即利用一定孔径的滤材将大于该孔径的微尘和气溶胶颗粒过滤拦截下来,从而避免附着于微尘和气溶胶颗粒上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和细菌等)或其他有害因子与人体接触进入呼吸道,来大大降低人被感染或受危害的风险。然而被拦截过滤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因子依然附着于口罩滤材上,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因此,使用过的口罩需依据国家有关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有研究者提出赋予口罩以抗病毒功能,以利用病毒抑制剂达到杀死或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目前口罩抗病毒功能的实现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纳米整理法,是在织物的后整理过程中将纳米抗病毒材料添加到织物整理剂中或是以涂层方式复合,从而赋予织物抗病毒的功能,该类方法难以大批量生产且产品的抗病毒性能难以控制,因此发展受到限制。另一种方法是将具有抗病毒功能的材料做成纳米级的微细颗粒,然后与高聚物仿丝液共混,最后纺丝制成无纺布。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抗病毒材料主要有白云石、绿茶提取物、纳米银等。其中纳米银因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而被广泛使用,然而纯银系抗菌剂由于易变色,因此存在稳定性较差等缺陷,从而不利于其发展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首先通过由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制成的吸附阻隔层,以对PM2.5颗粒物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起到拦截和阻挡作用,然后进一步采用由载银-铜的纳米沸石材料与纤维混纺制备得到的抗菌抗病毒短纤与普通PET短纤共混制得的抗菌抗病毒口罩作为芯层,以赋予口罩良好的抗病毒性能,并利用纳米沸石规则的微纳米孔道和较强的吸附性能以对PM2.5颗粒物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起到进一步拦截和阻挡作用,从而防止微生物渗透过口罩对人体造成危害,以协同提高口罩的抗菌抗病毒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所述口罩至少包括三层结构,由外而内依次分为面层、芯层和用于接触保护的里层,所述面层为拒水性的聚丙烯纺粘无纺布,所述芯层为抗菌抗病毒无纺布,所述里层为拒水亲肤性的聚丙烯纺粘无纺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口罩为四层结构,由外而内依次分为面层、吸附阻隔层、芯层和用于接触保护的里层,四层结构通过叠落缝合工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茂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茂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1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毂喷漆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盖板形式的采样过滤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