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钣金件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1777.3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5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强;张中辉;张文后;范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帝晖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19/00;B24B41/06;B24B47/20;B24B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钣金件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件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板状夹紧机构、轴状夹紧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轨,板状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气缸;所述轴状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板、夹紧板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一个所述夹紧板旁侧的工作台上且顶端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磨砂轮以及打磨辊。本实用新型设置两种治具且可移动,无需更换专门的治具,可适应不同规格的钣金件,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打磨效果,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件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的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钣金通常呈现为薄板或者圆柱形态,且钣金件的表面通常比较粗糙,因此在加工时会经过打磨这一工序。
目前的打磨方式大多是一手持打磨机,另一手持钣金件,直接人工进行打磨,人工作业不仅极大增加了人力劳动强度,而且效率极低,打磨不均匀,还容易危及工人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钣金件打磨装置,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打磨效果,提高安全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钣金件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板状夹紧机构、轴状夹紧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轨,板状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气缸,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关于轴状夹紧机构对称设置于工作台上且均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气缸与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侧面的连接板固定;所述轴状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板、夹紧板和电机,所述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之间,夹紧板位于定位板两端且夹紧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一个所述夹紧板旁侧的工作台上且顶端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磨砂轮以及打磨辊。
优选地,所述滑轨有两个,所述板状夹紧机构包括底板和滑动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且两个所述底板相对一侧均设有弧形槽,所述滑动板与底板通过滑槽上的螺钉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具体为弧形,所述夹紧板有两个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槽内的插槽可活动连接,所述插槽具体有若干个,靠近所述电机一侧的夹紧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旋转筒相适应,所述旋转筒内壁圆周阵列有条形槽。
优选地,所述旋转筒和定位板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设于板状夹紧机构两侧,横向移动机构与纵向移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磨砂轮连接于横向移动机构上,所述打磨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弧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钣金件打磨装置,针对钣金件的两种不同形态设置两种治具,无需更换专门的治具,设置可移动夹紧装置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钣金件,可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且有利于提高打磨效果,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钣金件打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去除打磨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夹紧机构;3、第二夹紧机构;4、气缸;5、连接板;6、定位板;7、夹紧板;70、通孔;8、电机;80、旋转筒;800、条形槽;10、横向移动机构;11、纵向移动机构;12、磨砂轮;13、打磨辊;14、滑轨;15、底板;150、滑槽;151、螺钉;152、弧形槽;153、插槽;16、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帝晖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帝晖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1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