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2662.6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1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金笛;江仕芳;方宇;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43402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用喷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包括盛放壳、蓄液瓶、输液囊、电热丝和喷药管,所述盛放壳的壳体内壁设置有加热层,且加热层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盛放壳的内腔中设置有蓄液瓶,且蓄液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盛放壳与输液管连接;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流通管上,所述第二流通管之间设置有输液囊;所述第二流通管的一端螺纹固定在安装筒上,且安装筒的另一端螺纹固定安装有喷液管。阀门打开,按压输液囊,蓄液瓶内的药液将通过出液管,经过喷药管和喷药孔喷出,均匀的喷洒在病人的患处,保证喷药的效果,且病人自己挤压输液囊,可以控制药液的流量,增加喷药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背景技术
咽喉肿痛或扁桃体发炎是呼吸道内科常见的一种病,在医务人员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大多是服用药物或采用静脉注射等治疗方法,治疗效率不高,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在患病部位直接喷药。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药液后对患病部位喷药,这种治疗方法在使用时,虽然十分简便但是注射器喷出的药液为一束水柱的样式不能够均匀的分布于患病部位,而且有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刺激,造成呼吸道痉挛,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药液,而且还降低了治疗效果,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包括盛放壳、蓄液瓶、输液囊、电热丝和喷药管,所述盛放壳的壳体内壁设置有加热层,且加热层内设置有电热丝;
所述盛放壳的内腔中设置有蓄液瓶,且蓄液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盛放壳与输液管连接;
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流通管上,且第一流通管和第二流通管之间通过阀门连接,所述第二流通管之间设置有输液囊;
所述第二流通管的一端螺纹固定在安装筒上,且安装筒的另一端螺纹固定安装有喷液管。
优选的,所述喷液管的一端外圈开设有喷药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外壁固定胶接有卡环。
优选的,所述输液管选择为波纹软管。
优选的,所述盛放壳的底部焊接有三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支撑架,且支撑架的竖截面呈“L”形状。
优选的,所述电热丝电性连接有温控器,且温控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和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阀门打开,按压输液囊,蓄液瓶内的药液将通过出液管,经过喷药管和喷药孔喷出,均匀的喷洒在病人的患处,保证喷药的效果,且病人自己挤压输液囊,可以控制药液的流量,增加喷药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在盛放壳内设置了加热层,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并在温控器设置的温度控制作用下,使电热丝通电加热,对蓄液瓶内的药液起到加热作用,避免药液温度过低,喷洒在咽喉处造成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的盛放壳和支撑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的喷药管和安装筒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的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2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码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面滚床摩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