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骨折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4077.X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杜福智;高利民;范新亚;宁志华;杨玲;刘法泉;贾丽璇;牛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杨宝根 |
地址: | 253023 山东省德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骨折 恢复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肢骨折恢复训练装置,主要涉及下肢骨折恢复训练领域。一种下肢骨折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一侧安装竖杆,所述竖杆上方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底面一侧开设截面为燕尾型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截面为燕尾型的滑块,所述滑块下方设有伸缩杆,所述第一弧形板上方设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一侧与第二弧形板一侧铰链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能够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伸展与收缩,能够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一端上下往复摆动,进而能够使患者下肢进行肌肉拉伸训练,提高了患者下肢恢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下肢骨折恢复训练领域,具体是一种下肢骨折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骨折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骨损伤,尤其是随着交通事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呈增加趋势,目前,在骨折患处整复之后一般需要通过石膏将患处进行固定,石膏固定一般需要4-8周,然而石膏对患处固定时,为了保证患处的固定牢固,一般骨折处的关节也会被固定,因此造成关节的不便活动,这样长时间容易造成关节的僵直,在患者骨折下肢回复后,由于长时间的不运动,需要对下肢肌肉进行舒展性恢复训练,以使僵硬的肌肉得到舒展,但目前大多都是患者自己使下肢进行抬起,放下操作,长时间训练增加了患者体力劳动,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损伤,增加了患者恢复时间,给患者恢复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骨折恢复训练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能够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伸展与收缩,能够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一端上下往复摆动,进而能够使患者下肢进行肌肉拉伸训练,使患者的下肢肌肉得到舒展,同时降低了患者体力劳动,避免了患者下肢二次损伤,提高了患者下肢恢复速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下肢骨折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一侧安装竖杆,所述竖杆上方设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底面一侧开设截面为燕尾型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截面为燕尾型的滑块,所述滑块下方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活动杆的顶端与滑块铰链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固定杆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上方设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一侧与第二弧形板7一侧铰链连接。
所述底板的顶面安装控制箱与数据接收仪,所述控制箱与数据接收左右分布且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控制箱与伸缩杆通过线路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凹面内均通过数根弹簧安装弧形夹板,所述两块弧形夹板能够闭合成圆形。
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侧前面安装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前面铰链连接卡扣,所述卡扣底端开设插口,所述第一弧形板另一侧前面安装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前面安装凸块,所述凸块能够卡进插口内。
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能够对患者下肢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伸展与收缩,能够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一端上下往复摆动,进而能够使患者下肢进行肌肉拉伸训练,使患者的下肢肌肉得到舒展,同时降低了患者体力劳动,避免了患者下肢二次损伤,提高了患者下肢恢复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
附图3是图1的I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是图1的B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4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可消毒的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