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污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4546.8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9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乔卫平;孔辉;董勇;曹松岭;张兴瑞;王焕杰;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E21B2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257041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莘路23号中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井下 作业 污水 回收 装置 | ||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污水回收装置,包括沉淀筒和安装在沉淀筒内顶部的搅拌电机,沉淀筒的下端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渣口,沉淀筒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多个旋转方向相同的弧形进液罩,弧形进液罩的进液口紧贴沉淀筒的外侧壁,弧形进液罩的出液口与沉淀筒侧壁的截面圆相切,搅拌电机驱动转动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位于出液口之间的搅拌叶片,转动轴贯穿沉淀筒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将沉淀筒分为上下上两部分,沉淀筒的上部分顶部设置有多条回收管,过滤网下方的转动轴上分别固定有对称的毛刷杆,每条毛刷杆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与过滤网下表面接触的一排刷毛。本实用新型通过多重过滤结构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而且还能有效防止过滤网的堵塞,降低了维修清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下作业设备,具体说是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污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油田分布广阔,遍及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华中及东南沿海各地,在采油过程中,通过注水井注入地下的水,一部分携带原油,经油井抽出地面,通过生产管线进入计量间,还有一部分在水井作业期间溢出井口,有的井油层厚度大,渗透率高,所以油水井作业过程中溢流量大,特别是经过压裂或酸化的井,作业期间溢流量多达上千方。如此多的污水携带原油,任意返排到地面,给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目前解决油水井作业期间污水外排的办法,一种是挖排水沟,把污水引向低洼地带;另外一种办法是现场挖坑,污水引到坑里,通过泵车斗打入水罐,拉出井场外排,用这种方法排污存在三个弊端:一是挖坑破坏植被;二是溢流量大的井罐车斗少拉不过来;三是打入罐车斗的污水没有指定的排放地点,随意放掉又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目前,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石油开采的中期和后期,采出原油的含水率已达到70%~80%,有的油田甚至高达90%,油水分离后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如果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土壤、水源的污染,有时甚至会引起污油着火事故,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国家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害油田自身的利益。现有的污水回收设备在对油田污水回收的过程中,大多直接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未经自然沉淀或沉淀时间不足,使得浮油的处理效率低,而且过滤设备容易堵塞,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清理成本,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对后续的污水净化带来严重影响,增加净化负荷,影响净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污水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田井下作业污水回收装置,包括沉淀筒和安装在沉淀筒内顶部的搅拌电机,沉淀筒的下端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渣口,沉淀筒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多个旋转方向相同的弧形进液罩,弧形进液罩的进液口紧贴沉淀筒的外侧壁,弧形进液罩的出液口与沉淀筒侧壁的截面圆相切,搅拌电机驱动转动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位于出液口之间的搅拌叶片,转动轴贯穿沉淀筒内的过滤网,过滤网将沉淀筒分为上下上两部分,沉淀筒的上部分顶部设置有多条回收管,过滤网下方的转动轴上分别固定有对称的毛刷杆,每条毛刷杆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与过滤网下表面接触的一排刷毛。
进一步地,搅拌电机位于沉淀筒内密闭的电机壳内,且搅拌电机的转动轴贯穿电机壳的部位套有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每片搅拌叶片的下端边沿分别设置有延伸斜向下的三角形导流叶片。
进一步地,沉淀筒的下端为锥形,排渣口位于锥形部分的中心。
进一步地,沉淀筒的顶端为可拧下的端盖,过滤网上方与端盖之间填充有过滤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4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叶舒展率检测装置
- 下一篇: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