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煤气冷却及热风炉废气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4777.9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亚;王方明;冯跃可;杨成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1/04 | 分类号: | F23K1/04;F27D17/00;C21B7/00;C21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冷却 热风炉 废气 加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煤气冷却及热风炉废气加热系统,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包括水环换热器,所述水环换热器包括放热部及用于冷却高炉煤气的吸热部,所述放热部设置在热风炉的废气排出管道上,所述吸热部设置在高炉的高炉煤气排出管道上,热风炉的废气及高炉煤气通过所述水环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钢铁厂中喷煤干燥系统需要近邻高炉布置的特性,以水作为中间媒质,对高炉煤气进行降温的同时对高炉煤气的余热加以利用,无需喷淋降温,加热后的热风炉废气与空气混合物可以作为干燥气使用,无需使用煤气燃烧,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高炉煤气冷却及热风炉废气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高炉煤气,高炉煤气通过高炉的高炉煤气排出管道排出,经净化、减压、再减温后送入煤气柜中。为了防止干法除尘系统糊袋需要将高炉煤气温度控制在280℃以下。传统工艺中通常采用喷淋降温的方法对高炉煤气进行降温,但是降温过程中煤气余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热量的浪费;同时传统的喷淋降温也消耗了大量的冷却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目前,钢铁厂中煤粉制备系统所使用的干燥气通常是由煤气在干燥炉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煤气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以直接燃烧后产生烟气作为煤粉制备系统的干燥气,其燃烧产生的热量未被利用,采用热量回收系统则提高了设备成本。
高炉系统中通常设置有热风炉,热风炉作用是把鼓风加热到要求的温度,用以提高高炉的效益和效率。热风炉会产生大量的低温废气。低温废气由热风炉的废气排出管道排出。热风炉的低温废气加热后即可满足干燥气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冷却及热风炉废气加热系统,能够对高炉煤气进行冷却的同时将热风炉的废气进加热作为干燥气,节约能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煤气冷却及热风炉废气加热系统,包括水环换热器,所述水环换热器包括放热部及用于冷却高炉煤气的吸热部,所述放热部设置在热风炉的废气排出管道上,所述吸热部设置在高炉的高炉煤气排出管道上,热风炉的废气及高炉煤气通过所述水环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
可选地,还包括磨煤机,所述水环换热器的放热部设置在热风炉及所述磨煤机之间,热风炉的废气通过所述放热部后进入所述磨煤机。
可选地,热风炉与所述水环换热器的放热部之间设置有送风机,热风炉的废气通过所述送风机进入所述水环换热器的放热部。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磨煤机输送原煤的给煤机,所述给煤机与所述磨煤机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收集煤粉的煤粉收集器,所述煤粉收集器与所述磨煤机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抽取所述煤粉收集器内废气的废气风机,所述废气风机与所述煤粉收集器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煤气柜,所述水环换热器的吸热部设置在高炉与所述煤气柜之间,高炉的高炉煤气通过所述吸热部后进入所述煤气柜。
可选地,所述水环换热器的吸热部与所述煤气柜之间设置有干法除尘装置,高炉产生的高炉煤气通过所述干法除尘装置后进入煤气柜。
可选地,所述干法除尘装置与所述煤气柜之间还设置有煤气减压装置,经过所述干法除尘装置后的高炉煤气通过所述煤气减压装置进入所述煤气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钢铁厂中喷煤干燥系统需要近邻高炉布置的特性,以水作为中间媒质,对高炉煤气进行降温的同时对高炉煤气的余热加以利用,无需喷淋降温,加热后的热风炉废气与空气混合物,满足干燥气的温度要求,无需使用煤气燃烧,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4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负极可自动调节的穿戴式耳机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阿胶液澄清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