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6575.8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5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胸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包括废液瓶和液封瓶,所述废液瓶上设有引流管,所述废液瓶和液封瓶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液封瓶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连接管延伸至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大气导通;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开关;当所述开关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管连通且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当所述开关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管断开且上腔室和下腔室隔离。该引流瓶在倾倒时安全、加注液封液体时操作难度低、使用简单、出现气胸风险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申请人宁波康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于2012年提出一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CN201230009900.4,公开了一种胸腔水封引流瓶。
胸腔闭式引流技术仍有待提高,对护士要求也较高,稍有不慎,就会使患者出现气胸或感染。
具体来说,包括如下问题:
1、在使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前,护士需要往水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如果护士经验不足,加入生理盐水量不够,又会增加患者发生气胸的风险。
2、在使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前,护士需要连接多条连接管后,再更换胸腔引流瓶,步骤繁多。如果连接不紧密,则会引起气胸,增加使用风险。
3、在使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瓶时,如果有人不小心绊倒了胸腔闭式引流瓶,水封瓶内长管将马上露出水面,失去密封的作用,患者将马上发生气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4、在使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瓶时,如果带胸腔引流瓶的患者需要转运,护士则需要在转运前使用止血钳将胸腔引流管夹闭,如此一来,既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而且胸腔引流管也有被夹裂,引起患者气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该引流瓶在倾倒时安全、加注液封液体时操作难度低、使用简单、出现气胸风险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包括废液瓶和液封瓶,所述废液瓶上设有引流管,所述废液瓶和液封瓶之间设有连接管;
所述液封瓶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连接管延伸至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大气导通;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开关;
当所述开关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管连通且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
当所述开关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管断开且上腔室和下腔室隔离。
在上述的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中,所述开关包括开关本体、设置在开关本体内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当所述开关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导通所述连接管且第二通道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
当所述开关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管和第一通道断开连接且第二通道不再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
在上述的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中,所述第一通道为弧形,第二通道为直通道。
在上述的安全型胸腔闭式引流瓶中,所述连接管的末端延伸到下腔室的后侧壁;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下腔室的前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6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注射泵袋
- 下一篇:卵巢癌诊断用分泌物取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