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密封式保温结构及水力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7088.3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4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玉;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密封 保温 结构 水力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密封式保温结构及水力模块,双层密封式保温结构包括:第一保温部,其一侧设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保温部,其与所述第一保温部接合,形成一保温腔,所述第一保温部和/或所述第二保温部对应开设有管路容置槽,所述保温腔通过所述管路容置槽与外部贯通;外壳,其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保温部与所述第二保温部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包覆所述第一保温部与所述第二保温部的接合处,所述外壳开设有与所述管路容置槽对应的缺口。本方案能够有效对水力模块的部件进行保温,保障水力模块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模块保温领域,尤指一种双层密封式保温结构及水力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水力模块通常采用钣金壳体,为实现水力模块保温隔热以及防止夏季结露,通常对壳体内设备、管道以及阀门分别通过保温材料对其进行包覆型贴合保温。但该保温贴合安装无法满足设备、管道以及阀门端头、接缝、不规则形状处的保温覆盖,且保温粘接处易留有缝隙,难以保障水力模块整体的密封性与保温性能。因此,能否构思出一种能够有效针对水力模块各个部件进行针对性保温,有效保障水力模块的保温性能的结构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期望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密封式保温结构及水力模块,在不影响水力模块正常使用与安装、检修的前提下,实现对水力模块各个部件的保温效果,进而保证水力模块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层密封式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保温部,其一侧设有第一容置空间;
第二保温部,其与所述第一保温部接合,形成一保温腔,所述第一保温部和/或所述第二保温部对应开设有管路容置槽,所述保温腔通过所述管路容置槽与外部贯通;
外壳,其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保温部与所述第二保温部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包覆所述第一保温部与所述第二保温部的接合处,所述外壳开设有与所述管路容置槽对应的缺口。
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保温部和第二保温部实现对水力模块单个部件于保温腔内进行针对性保温,并且通过设置外壳进行整体组合,便于安装、检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温部与所述第二保温部的接合处设有封条沟槽,所述封条沟槽内装设有封条部。
本方案通过设置封条沟槽和封条部能够实现第一保温部和第二保温部之间的密封效果,提升保温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封条部呈截面为“T”型的条状结构,所述封条部的凸侧置于所述封条沟槽内。
本方案通过设置“T”型截面封条部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保温部和第二保温部之间的密封效果,进而提升保温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封条部;所述第一保温部、所述第二保温部以及所述封条部拼合形成长方体,所述外壳为单面开口的长方体盒装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温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对应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可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形成所述保温腔。
本方案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尺寸的水力模块部件,并有效保证保温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管路容置槽远离所述保温腔的一端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装设于管路与所述管路容置槽的间隙处。
本方案对水力模块管路处进行进一步密封处理,提升本方案整体的密封性,同时提升保温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保温部或所述第二保温部的结合处通过粘接胶带进行密封。
本方案通过使用粘接胶带对开口处进行密封,从而实现本方案最外层的密封,同时胶带成本低,便于拆装,实现了本方案便于安装、检修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7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