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tm32F10x主控芯片的全自动除尘黑板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7624.X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0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冲;张胜伦;储加欢;谢雨蒙;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B43L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f10x 主控 芯片 全自动 除尘 黑板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tm32F10x主控芯片的全自动除尘黑板擦,包括电磁吸附装置、控制系统、除尘净化装置、多方式擦除装置和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净化装置内嵌在多方式擦除装置的外壳下盖上部,所述多方式擦除装置的外壳下盖与电磁吸附装置的外壳上盖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固定在除尘净化装置的粉尘储存盒上表面,所述移动装置安装在除尘净化装置的粉尘储存盒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和移动装置的设计,实现了黑板擦的自动擦除,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通过除尘净化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对粉尘的收集,保护了教师和学生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多方式擦除装置的设计,实现了旋转擦除和平移擦除的结合,提高了擦除程度,保证了擦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类智能全自动除尘黑板擦教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tm32F10x主控芯片的全自动除尘黑板擦。
背景技术
黑板擦是我们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样教育器材,无论是从小学还是到大学,都会使用到黑板和黑板擦,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一般我们平时使用人工擦除,不但费力、费时,而且擦除的粉尘还会污染空气,甚至会严重危害教师和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发明一种可以自动擦除和除尘的黑板擦是非常重要的。基于现实生产生活中,现已有许多自动除尘的黑板擦,但是这些产品无法将黑板擦拭干净,有清理死角,自动化程度低,粉尘吸收率低,没有真正达到全自动和无尘的要求。另外大多数产品的黑板擦和黑板结合在一起,使黑板擦的体积变大,不利于日常教育活动的进行,反而又增加了许多困难。考虑实际情况和教育器材标准,设计一种即能自动擦除,减省人力,又能吸收粉尘,保护教师和学生们的身体安全,更加人性化和高效化的黑板擦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stm32F10x主控芯片的全自动除尘黑板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stm32F10x主控芯片的全自动除尘黑板擦,包括电磁吸附装置、控制系统、除尘净化装置、多方式擦除装置和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净化装置内嵌在多方式擦除装置的外壳下盖上部,所述多方式擦除装置的外壳下盖与电磁吸附装置的外壳上盖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固定在除尘净化装置的粉尘储存盒上表面,所述移动装置安装在除尘净化装置的粉尘储存盒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电磁吸附装置包括连接挡板Ⅰ、连接挡板Ⅱ和连接固定板,所述连接挡板Ⅰ和连接挡板Ⅱ分别安装在外壳上盖中部固定卡槽里,所述连接固定板安装在磁性挡板Ⅰ和磁性挡板Ⅱ下部,所述磁性挡板Ⅰ安装在外壳上盖下部,所述磁性挡板Ⅱ安装在外壳上盖上部,所述磁性挡板Ⅰ和磁性挡板Ⅱ上部固定有电磁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装有主控电路板、动力电源和外部传输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除尘净化装置包括小型真空吸尘器,所述小型真空吸尘器固定在粉尘储存盒中部,所述小型真空吸尘器与皮带Ⅰ连接,所述皮带Ⅰ与小型静音直流电机Ⅰ连接,所述小型静音直流电机Ⅰ安装在连接挡板Ⅰ上,所述的粉尘储存盒内安装吸尘管Ⅰ与吸尘管Ⅱ,所述粉尘储存盒左部与防尘金属挡圈Ⅱ固接,所述粉尘储存盒右部与防尘金属挡圈Ⅰ固接,所述吸尘管Ⅰ穿过防尘金属挡圈Ⅰ,所述吸尘管Ⅱ穿过防尘金属挡圈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多方式擦除装置包括塑料纤维和羊毛毡,所述塑料纤维固接在塑料纤维固定盘下部,所述塑料纤维固定盘与小型静音直流电机Ⅱ连接,所述小型静音直流电机Ⅱ安装在连接固定板上,所述羊毛毡内嵌在外壳下盖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全向轮,所述全向轮安装在轴中部,所述轴左部与轴承Ⅱ固接,所述轴右部与轴承Ⅰ固接,所述轴最右端与皮带Ⅱ连接,所述皮带Ⅱ与小型静音直流电机Ⅲ连接,所述小型静音直流电机Ⅲ安装在连接挡板Ⅱ上,所述全向轮上部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固定在粉尘储存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7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阀针结构的电子膨胀阀转子
- 下一篇:治理路基翻浆冒泥的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