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9498.1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2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史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英豪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107;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徐文婷 |
地址: | 466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发酵 甲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涉及发酵产甲烷技术领域,包括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水解酸化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气管道,产甲烷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水解酸化罐设置有与产甲烷罐连通的酸液输送管道,还有第一加热系统,产甲烷罐设置有第二加热系统,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与供水系统连通,第一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第二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第二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为两相厌氧产甲烷装置提供较稳定的温度的同时减少整个发酵过程中热量的散失,降低能源的消耗,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甲烷装置为单相厌氧发酵导致的发酵过程易产生酸败现象以及中温发酵导致发酵周期长、热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产甲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甲烷装置多数停留在单相厌氧发酵,但单相厌氧发酵容易出现酸败现象,导致发酵受阻,另外一个方面是多数采用中温发酵,导致发酵周期长,发酵后产生的沼渣中微生物数量多,后续处理较为繁琐。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甲烷装置为单相厌氧发酵导致的发酵过程易产生酸败现象以及中温发酵导致发酵周期长、热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包括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所述水解酸化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气管道,所述产甲烷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气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还设置有与所述产甲烷罐连通的酸液输送管道,所述水解酸化罐设置有第一加热系统,所述产甲烷罐设置有第二加热系统,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用于与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加热系统的进水口连通。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水解酸化罐内进行产酸阶段,在产甲烷罐内进行产气阶段,将产酸阶段和产气阶段进行两相分离独立进行,可以为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提供更好的发酵环境,使得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在水解酸化罐开始运作时,第一加热系统对水进行加热,从而为水解酸化罐内的产酸菌提供合适的温度,由于第一加热系统和第二加热系统相连通,第一加热系统中的热水会流经第二加热系统,对产甲烷罐形成预热,并且在产甲烷罐开始运作时,由第一加热系统加热的水已经达到较高温度,降低了第二加热系统的加热负担,同时第二加热系统加热的水在流经第一加热系统时也会对水解酸化罐进行预热,在水解酸化罐进行下一次运行时,减轻第一加热系统的加热负担,在为两相厌氧产甲烷装置提供较稳定的温度的同时减少整个发酵过程中热量的散失,降低能源的消耗。
在上述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加热系统包括沿所述水解酸化罐内壁螺旋盘绕的第一导热管道、设置于第一导热管道的进水口处沿其进水方向依次排设的阀门和第一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水解酸化罐内壁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系统包括沿所述产甲烷罐内壁螺旋盘绕的第二导热管道、设置于第二导热管道的进水口处的第二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产甲烷罐内壁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于第二导热管道的出水口处的水泵,所述第一导热管道的进水口用于与供水系统连通,所述第二导热管道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连通于所述阀门和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之间,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快速排气阀。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第一、第二导热管道和回水管道形成回路,加热后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充分利用余热,降低能源消耗;第一、第二导热管道分别沿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的内壁螺旋盘绕设置,延长了热水在水解酸化罐和产甲烷罐中的停留时间,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温度;第一、第二加热装置,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水泵以及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英豪,未经史英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9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