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伞支骨的固定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9617.3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宝家;张东亮;丁海波;王翔鹏;丁敬堂;萧天佑;曾志超;蔡开展;陈燕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04 | 分类号: | A45B25/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伞支骨 固定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位伞支骨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主体,所述模块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支骨的定位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伞骨在铆接时,先将支骨固定在定位槽内,之后再与其他模块配合,使得支骨与其他伞骨相互插接,然后再送入铆接机铆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设有定位槽,能够对支骨进行精确的定位,防止支骨在铆接过程中移动,提高铆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骨模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定位伞支骨的固定模块。
背景技术
雨伞,作为一种用于遮阳和挡雨的生活必需用品,在日常中使用非常频繁。雨伞主要由伞骨支撑,如图1所示,一般伞骨大多为三折伞骨,其主要由圆骨11、内连接骨12、内主骨13、中连接骨14、中槽主骨15以及支骨16铆接而成。所述支骨16主要与内主骨13以及内连接骨12铆接,在现有技术中,支骨16在铆接时,主要通过工人手持支骨16,将支骨的铆接头放至铆接机依次内主骨13与内连接骨12铆接,这种方法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人工操作精准度不足,铆接时容易产生不良次品。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伞支骨的固定模块,能够固定伞支骨并且进行精确定位,避免伞支骨在铆接时发生偏转,提高铆接质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定位伞支骨的固定模块,其中,包括模块主体,所述模块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支骨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主体为板状结构,所述模块主体设有依次相邻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形成由第四侧面向第二侧面方向凸起的凸起部。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具有依次相邻的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以及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由第三侧面向第一侧面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二侧面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面由第三侧面向第一侧面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二侧面方向倾斜,所述的第一平面于第一侧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由第三侧面向第一侧面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二侧面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靠近第一侧面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倾斜面并形成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的正下方设有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主体的上表面还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定位槽相互交错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伞骨在铆接时,先将支骨固定在定位槽内,之后再与其他模块配合,使得支骨与其他伞骨相互插接,然后再送入铆接机铆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设有定位槽,能够对支骨进行精确的定位,防止支骨在铆接过程中移动,提高铆接质量。并且本新型模块能够与机械手配合,对铆接机自动化送料,从而实现伞骨的自动化铆接,提高铆接效率,并且解放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伞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骨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
圆骨-11;内连接骨-12;内主骨-13;中连接骨-14;中槽主骨-15;
支骨-16;模块主体-2;定位槽-21;凸起部-22;第一倾斜面-221;
第二倾斜面-222;第一平面-223;槽口-23;通槽-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9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油管随液位变化而移动的注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