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1338.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治强;李治东;李栋;郑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通气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包括瓶子、瓶盖,所述瓶盖盖住所述瓶子的瓶口,所述瓶盖上插有进气管、出气管和针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伸出瓶子的一端均设有滤菌器,连接进气管的滤菌器通过气管和气泵连通,所述针管伸出瓶子的一端连通有加样口,所述加样口内设有滤菌棉。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该装置在模拟温室内土壤养分随时间变化时,方便加入添加物以观察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且不易引入其他无关细菌,从而为温室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态变化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载体,对土壤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对于农业的发展乃至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室内培养土壤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水分或养分流失速率进行研究监测,以观察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态变化。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引入其他无关的细菌,影响实验效果,现有的土壤培养实验装置实际操作较为复杂,尤其是在研究外源添加微生物时,试验因素更不易受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该装置在模拟温室内土壤养分随时间变化时,方便加入添加物以观察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且不易引入其他无关细菌,从而为温室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态变化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包括瓶子、瓶盖,所述瓶盖盖住所述瓶子的瓶口,所述瓶盖上插有进气管、出气管和针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伸出瓶子的一端均设有滤菌器,连接进气管的滤菌器通过气管和气泵连通,所述针管伸出瓶子的一端连通有加样口,所述加样口内设有滤菌棉。
进一步的,所述加样口为锥形,所述加样口的底部和所述针管上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瓶子为PP瓶。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设于所述进气管内,所述水平部穿过进气管的侧壁和所述竖直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下端开口方向朝向右下方,所述出气管的开口方向朝向左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部的开口设于上方,所述滤菌器和所述水平部的开口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瓶子外部的电磁体,所述电磁体通过调节开关和电源连接,所述针管底部连接有弹性软管,所述弹性软管底部连接有金属块,所述电磁体和所述金属块通过磁场相互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排气时瓶子内的空气经过出气管、滤菌器排到外界中,滤菌器避免外界的细菌通过出气管进入到瓶子内。添加物渗透过滤菌棉后从针管缓慢进入到瓶子内,采用针管设计,进样缓慢不易影响瓶体内已存在稳定的土壤生态环境。能够实现瓶体内环境不被其他细菌污染;管道进出口加装滤菌器,可以方便更换;使用结束后,亦可对装置进行清洗整理,重复利用,且灭菌处理方便快捷。可以用于多种检测试验,成本低廉,可以实现试验工作的量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土壤通气培养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1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金属框的防蓝光钢化膜
- 下一篇: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