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流式固体搅拌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2092.9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7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张继华;顾文虎;孙华圣;沙浩冬;毛一祥;张彭;吴涵;郭健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可利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流 固体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流式固体搅拌混凝装置,包括沉降池,设置于所述沉降池顶部的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下方的混凝桶;所述混凝桶上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混凝桶内带有悬桨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搅拌装置顶部设置有给药口,药剂通过所述给药口流入所述搅拌装置空腔内;所述混凝桶、搅拌装置的外壁上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凝桶与搅拌装置及其顶部的给药口相配合,既能够增强混凝效果,又使得空间制约程度小,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根据各种工况,及时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混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上流式固体搅拌混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沉淀操作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将难降解难沉淀的物质絮凝成大颗粒后再沉淀去除的方式完成污水处理。由于污水及废水中大多包含悬浮物(SS)和溶解性有机物等,因此混凝沉淀池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时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合理的混凝沉淀池是提高混凝效果,后期充分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重要保障。目前使用较多的混凝沉淀有隔板絮凝池和机械絮凝池两种,这两种构造形式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较好的混凝效果。在这两种混凝池中,混凝剂中无机混凝剂(如PAC)和高分子有机混凝剂都采用的是分开投加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是为了进一步地保证药剂与有机物的充分混合,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对于废水的回收利用大多使用浸渗法,直接混合法,压力水返向过滤床法,厌氧氨氧法。化学药剂搅拌混凝法,是利用在一定量水量内通过化学药剂,在正负电极所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下,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离子状态的污染物等重金属离子被还原;各种无机和有机的耗氧物质,如臭、色、氨、酚、硫化物、油等混凝聚结,形成的Al(OH)3吸附污水中的硅化物、氟化物等,负极上还原作用使氧化型色素还原而成为无色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效果强、空间制约程度小、结构简单的上流式固体搅拌混凝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上流式固体搅拌混凝装置,包括沉降池,设置于所述沉降池顶部的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下方的混凝桶;所述混凝桶上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设置于所述混凝桶内带有悬桨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搅拌装置顶部设置有给药口,药剂通过所述给药口流入所述搅拌装置空腔内;所述混凝桶、搅拌装置的外壁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搅拌速度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上连接有用于检测搅拌异常的传感器。
优选的,环绕所述混凝桶外壁横向设置有用于阻止水体上流的径向堰。
优选的,所述径向堰的一端与沉降池的内壁接触,另一端与出水管连通,使径向堰、出水管与沉降池的上部围成封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顶端与所述第一隔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径向堰、出水管将所述混凝桶卡接于所述沉降池内,使所述混凝桶底部悬空。
优选的,所述沉降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坑。
优选的,所述混凝桶与所述污泥坑之间留有用于污水沉降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污泥坑顶部表面设置有带孔隙的第二隔板。
优选的,所述污泥坑连接有排污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2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分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预装式海上升压站的事故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