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像光学元件组、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2187.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8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郑至伟;周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2 | 分类号: | G03B17/12;G03B11/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光学 元件 镜头 电子 装置 | ||
一种成像光学元件组、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成像光学元件组具有光轴,并包含物侧透镜、像侧透镜及遮光片。遮光片设置于物侧透镜与像侧透镜之间,并包含物侧外表面、像侧外表面、外径部、内径部及高度补偿结构。物侧外表面朝向成像光学元件组的物侧。像侧外表面与物侧外表面相对设置。外径部具有外径面连接物侧外表面与像侧外表面。内径部定义遮光片的中心开孔,并具有内径面连接物侧外表面与像侧外表面。高度补偿结构为全环型,并环绕中心开孔,且用以调整内径面与外径面之间沿平行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差。借此,降低遮光片于压叠应力与热应力下的翘曲量。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成像光学元件组与成像镜头,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光学元件组与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及其成像光学元件组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光学元件组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其中遮光片为影响成像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请参照图7,图7绘示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70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70的成像镜头经烘烤制程。电子装置70中配置有一遮光片720,其中心夹层为塑胶材质,特别为PET材质。遮光片720于成像镜头(图未标示)的组装过程中会经历压叠应力与长时间温度的急遽变化,一般来说,压叠应力的重量于数十公斤内,温度变化于5小时内由室温25℃至100℃之间震荡,上述的压叠应力重量与温度变化范围并不以此为限。由于组装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动的情况下,习用遮光片720的物理结构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异,其变异可为遮光片720的内孔发生翘曲或不规则的扭曲,其中翘曲量为56.6μm至75.5μm,翘曲量并不以上述范围为限,故造成遮光片720的遮蔽效率下降,并导致成像品质的劣化与肇生光学解像能力低于预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光学元件组、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通过调整遮光片的结构有助于增加遮光片的遮蔽效率,且改善翘曲的问题。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光学元件组,其具有一光轴,并包含至少一物侧透镜、至少一像侧透镜及至少一遮光片。遮光片设置于物侧透镜与像侧透镜之间,并包含一物侧外表面、一像侧外表面、一外径部、一内径部及一高度补偿结构。物侧外表面朝向成像光学元件组的一物侧。像侧外表面与物侧外表面相对设置。外径部具有一外径面连接物侧外表面与像侧外表面。内径部定义遮光片的一中心开孔,并具有一内径面连接物侧外表面与像侧外表面。高度补偿结构为全环型,并环绕中心开孔,且用以调整内径面与外径面之间沿平行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差。其中,高度补偿结构的最大高度为H,内径面与外径面之间沿平行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差为Δd,其满足下列条件:0.0≤Δd/H0.85。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元件组,其中高度补偿结构的最大高度为H,内径面与外径面之间沿平行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差为Δ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Δd/H0.55。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Δd/H0.35。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元件组,其中遮光片的厚度为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mms0.12mm。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元件组,其中高度补偿结构的最大高度为H,遮光片的厚度为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H/s5.0。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元件组,其中高度补偿结构与相邻的一透镜可有实体接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元件组,其中高度补偿结构相邻的透镜可包含一全环型结构面,用以与高度补偿结构对应并实体接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元件组,其中内径面与外径面之间沿平行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差为Δ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mm≤Δd0.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2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