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嵌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4206.3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岗;潘学著;陈杰;杨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44B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刘颖 |
地址: | 528237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式 模具 | ||
一种内嵌式模具,包括模体、加工轴、加工部和工作带;工作带设于模体;加工部设置于加工轴,加工部具有加工面;加工部位于模体的内部,加工面用于加工经工作带定型后的型材。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内嵌式模具,可以将挤压模具和加工工装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挤压和机加工的有机结合,将部分产品的机加工工序提前在挤压阶段就完成,缩减了整个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和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模具。
背景技术
铝合金挤压材的形状是由挤压模具来确定的,一旦挤压模具已经确定,则产品的形状基本就也已经确定了,且理论上沿挤压方向不会发生变化。挤压材在经过热处理、表面处理后,直接作为产品使用的较少,一般都会有锯切、冲压、铣等各种机械加工,使挤压材的长度、形状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
机械加工属于减材制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铝屑,这部分铝屑无法直接使用,只能回收重溶,显著提高了生产成本。且因为机械加工工序的增加,使整个生产周期变长,材料的存储、加工设备的购买也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铝应用领域的扩展,特别是基于美观、防滑、散热等特殊产品要求,较多的铝型材表面需要进行机加工。出于控制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如果能够将挤压热加工与机械加工冷加工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是技术上的重要突破。且这对增加铝型材挤压企业的产品附加值,缩短产品周期,甚至于提升整个传统铝合金挤压产业的技术水平也是极为有意义的探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嵌式模具,可以将挤压模具和加工工装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挤压和机加工的有机结合,将部分产品的机加工工序提前在挤压阶段就完成,缩减了整个生产周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嵌式模具,包括模体、加工轴、加工部和工作带;
所述工作带设于所述模体;
所述加工部设置于所述加工轴,所述加工部具有加工面;
所述加工部位于所述模体的内部,所述加工面用于加工经所述工作带定型后的型材。
进一步,所述加工轴包括上加工轴,所述加工部包括上加工部,所述上加工部设置于所述上加工轴,所述上加工部位于所述型材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加工轴包括下加工轴,所述加工部包括下加工部,所述下加工部设置于所述下加工轴,所述下加工部位于所述型材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加工面为轴状的。
进一步,所述加工部整体呈圆柱状。
进一步,所述内嵌式模具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加工部为固定式的。
进一步,所述加工部为可拆卸式的。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内嵌式模具,可以将挤压模具和加工工装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了挤压和机加工的有机结合,将部分产品的机加工工序提前在挤压阶段就完成,缩减了整个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内嵌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双面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内嵌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单面式)。
其中:上加工面1、上加工轴2、下加工轴3、下加工面4、工作带5、模体6、铸棒7、型材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亚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亚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4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康复用肢体协调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水胶体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