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4334.8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旭阳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故障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故障定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左面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组合页的后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合页的前侧分别与柜门左侧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柜门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柜门的上侧开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所述机柜的后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三组A/D转换器。该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通过蓄电池的设置,有效的为马达、蜂鸣器、警示灯、显示屏和A/D转换器提供电能,通过马达的设置,使风扇达到旋转的效果,通过通气槽的设置,使机柜内的热量达到排出的效果,通过检测器的设置,使配电网的故障能够进行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电缆取代架空线路,成为配电线路的主体,一旦配电网发生故障,必须尽快找到故障点,实现配电网故障定位。目前,现有的电缆故障定位通常采用人工巡线的方法,人工巡线效率低、成本高,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延长了停电时间,乃至影响供电安全,再者就是大多数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差。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132424A中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该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通过第一电压检测仪、第二电压检测仪和第三电压检测仪来检测不同分路电压来与单片机预先设置的正常电压值比较,当电压值出现不同时,可以通过定位模块精确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大大缩短了故障位置查找的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在柜体背面固定设置有固定耳,方便柜体与电柱进行固定,实用性强,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蓄电池在长时间的使用下易发生较热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解决了巡线效率低和大多数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左面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组合页的后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合页的前侧分别与柜门左侧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柜门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柜门的上侧开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所述机柜的后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三组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的后侧与连接线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前侧与检测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器与凹槽块的顶部卡接,所述凹槽块的底部与机柜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柜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机柜右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机柜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底部和蓄电池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多组所述弹簧分别与机柜的底部内壁和机柜的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机柜左右两侧内壁的顶部分别与显示屏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机柜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两组固定杆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固定杆分别与马达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风扇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柜的后侧底部开设有多组通气槽,所述机柜下表面的四角分别与四组万向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后侧的形状为长方形,把手前侧的形状为圆形,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形状为螺旋状,连接线由多组材质为铜的导线构成。
优选的,所述凹槽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检测器底部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蜂鸣器的输入端、警示灯的输入端、显示屏的输入端和马达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共设置有十二组,蓄电池的左右两侧的四角和蓄电池下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弹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网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旭阳,未经杨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4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