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壁式混合器、微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4527.3 | 申请日: | 202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6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沙俊;徐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壁 混合器 反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壁式混合器、微反应系统。其中本管壁式混合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嵌套的进口单元、叉指混合单元、出口单元;其中所述进口单元呈管状设计,即各物料从管状两端分别进入,并流通至叉指混合单元交叉汇集并混合,在混合后从出口单元流出。物料从内到外流通的过程中完成混合,提高了混合的速度和均匀度,提高了物料的输送速度和流体通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壁式混合器、微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管道混合器也称管式静态混合器,在给排水和环保工程中对投加各种混凝剂、助凝剂、臭氧、气水混合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是各种药剂实现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具有快速高效混合,节约能耗、体积小巧等特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管道混合器种类繁多,结构不一,都尽量在往缩减成本,设计简单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使用效果上、制造难易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壁式混合器,以通过叉指混合单元将物料混合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壁式混合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嵌套的进口单元、叉指混合单元、出口单元;其中所述进口单元呈管状设计,即各物料从管状两端分别进入,并流通至叉指混合单元交叉汇集并混合,在混合后从出口单元流出。
进一步,所述叉指混合单元包括:至少一层混合管、位于混合管侧壁中部的叉指结构。
进一步,所述混合管为至少两层,且各层混合管之间设有流体分配层;所述流体分配层包括:分配管、开设在分配管侧壁上的适于物料通过的引流通道。
进一步,所述进口单元包括:贯穿混合管的进料管、用于隔开进料管两侧物料的内部堵块;所述内部堵块正对叉指结构的中部设置,且宽度小于叉指结构的宽度;以及进料管的侧壁与内部堵块的交接处开设有物料入口,以适于各物料进入叉指结构。
进一步,所述进料管的两端设有进料口,以用于向进料管通入物料。
进一步,所述出口单元包括:位于混合管外侧的出料管、设置在出料管上的出料口、位于出料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外管与出料管之间形成出料腔,以适于混合物料流出。
进一步,所述出料管包括一根整管;所述出料口开设在整管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出料管包括两个对接的空心管;两个空心管的对接处留有缝隙,以形成所述出料口。
进一步,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可设置缩口,以提高物料混合程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微反应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管壁式混合器;所述管壁式混合器适于将各物料预混后再进行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管壁式混合器从管状两端进入物料,通过叉指混合单元将物料交叉汇集并混合,最后从出口单元流出,物料从内到外流通的过程中完成混合,提高了混合的速度和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壁式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那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4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