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量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5037.5 | 申请日: | 202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义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A01C7/18;A01C7/00 |
代理公司: | 晋中市思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22 | 代理人: | 赵科 |
地址: | 032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量排种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量排种器,包括牵引架、主轴,主轴同轴依次设有滚筒、排种盘、勺式分种盘、排种器,排种器包括种籽斗和排种罩,滚筒内设有直通式输种器,直通式输种器包括接种槽、输种管、穴插嘴,滚筒内圈设有内衬板,内衬板将滚筒分成内壳体、外壳体,接种槽设在内壳体一侧并与内衬板固定,排种盘与勺式分种盘活接并靠紧接种槽,勺式分种盘固接在主轴上,排种盘与排种器固定连接,排种罩通过第一轴承、螺栓与主轴开设的螺纹孔连接。本实用新型直通式输种器节省种籽落料时间,避免了堵料现象;排种盘采用内凹设计,其与接种槽之间水平间距安装要求低;排种器的排种罩通过第一轴承、螺栓与主轴开设的螺纹孔连接,连接方式牢固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精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鸭嘴式播种机是两圈才能播种完成,第一圈通过排种盘的排种槽进入接种杯,转到第二圈的时候再由接种杯到了鸭嘴腔实现播种,接种杯和排种槽因体积不能大,空间狭小,且不是密闭的空间,容易造成堵塞种籽。
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09777212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玉米精量播种器,包括滚筒、牵引架、穴播嘴、滚筒轴、种子斗、种子管、种子槽、排种门、固定输种管、活动输种管、支撑架、铰接件、种子勺。所述的滚筒为中空的圆柱形,通过滚筒轴由牵引架支撑并牵引,在滚筒的圆周面的外侧均匀设置4-6组穴播嘴。种子斗设在滚筒的一侧,种子斗经种子管与种子槽连通。所述的种子槽设在以滚筒轴为圆心、滚筒内侧的下半区,两侧为滚筒的挡板,下部为半圆形边,在种子槽的外侧的底部设有排种门。在滚筒内侧与穴播嘴相连处设有固定输种管,穴播嘴与固定输种管相通。所述的固定输种管的一边经铰接件与活动输种管铰接,在与铰接件相邻边的固定输种管上设有支撑架。在滚筒轴的中央放射状固定着与穴播嘴数量对应的种子勺。该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玉米精量播种器的种子槽设置在密闭的滚筒内,种子槽的上端为开口,当种子勺将种子从种子槽中带起时,容易将多余的种子带出到种子槽与滚筒之间的缝隙中,从而造成播种不精量,再加上播种。固定输种管和活动输种管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也会有漏种子的情况,从而造成断种的现象,造成后期缺苗的损失。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ZL2011104615444公开了一种鸭嘴式精量排种器,这种结构的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是储种杯内的种子经过排种罩进入到勺式分种盘内,再由各勺体将种子分拨到排种盘的排种槽内,经排种槽内的排种孔再进入到接种杯内,然后再由接种杯落到鸭嘴腔实现单粒播种。该对比文件中落料通道是分两个腔室,不仅落料时间长,而且由于通道分两个,当行进速度快时,下料不及时容易造成堵料现象,从而导致播种不均匀,造成漏种少种的现象影响产量;另外该对比文件中落料盘与排种盘间距较大,则容易卡种籽,间距较小,则容易产生摩擦,造成损坏,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时不仅要求勺式分种盘与排种槽对准,也要求排种槽与接种杯对准,该结构不宜对准,安装对准比较繁琐;排种器与主轴连接不牢固,且安装时松紧适合才能正常使用,安装精度要求高,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出现偏差容易造成排种器一侧的轴承与主轴卡死导致滚筒转不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量排种器。
一种精量排种器,包括牵引架、主轴,所述主轴同轴依次设置有滚筒、排种盘、勺式分种盘、排种器,所述排种盘设有排种孔,所述勺式分种盘设有分种勺,所述排种器包括种籽斗和排种罩,其特征是:所述滚筒内阵列排设有直通式输种器,所述直通式输种器包括接种槽、输种管、穴插嘴,所述滚筒内圈设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将滚筒分成内壳体、外壳体,所述接种槽设在内壳体一侧并与内衬板固定,所述输种管穿过内衬板,与输种管连接的穴插嘴设置在滚筒外圆周上,所述排种盘与勺式分种盘活接并靠紧接种槽,所述勺式分种盘固接在主轴上,所述排种器的种籽斗与牵引架固接,所述排种盘与排种器固定连接,所述分种勺与所述接种槽对应设置,所述排种罩通过第一轴承、螺栓与主轴开设的螺纹孔连接,所述种籽斗与牵引架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义,未经王俊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5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汽车冲压件
- 下一篇:电动卷帘式挡烟垂壁挡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