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5061.9 | 申请日: | 202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品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像 检查 调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包括头托外壳、固定装置和升降装置,头托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装置,头托外壳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升降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头托,头托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软垫,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齿轮,该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当使用者头枕在头托上时,推动两端的第一连接杆,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活动块便会带动软垫向使用者的头部靠近同时第一连接杆一端的第一齿轮便会在第一齿条杆上滚动,这样便能根据使用者所需要的头托间距来进行调整,方便头部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是一种逆问题的推论演算,即成因(活体组织的特性)是经由结果(观测影像信号)反推而来,而在影像科中对人体头部的检查也尤其重要,而在检查头部时,会用到一种头托。
传统的头枕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根据使用者去调整头托,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去固定使用者,对此做了一些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包括头托外壳、固定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头托外壳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头托外壳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升降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头托,所述头托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软垫,所述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头托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杆,所述第一齿条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活动块和第二齿条杆,所述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活动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条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齿条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把,所述拉把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齿条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齿条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均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齿条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均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排列规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影像科用检查可调头托,通过头托外壳、固定装置、头托、移动块、软垫、第一连接杆、固定杆、第一齿轮、第一齿条杆和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当使用者头枕在头托上时,推动两端的第一连接杆,在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移动块便会带动软垫向使用者的头部靠近同时第一连接杆一端的第一齿轮便会在第一齿条杆上滚动,这样便能根据使用者所需要的头托间距来进行调整,方便头部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品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品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5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护理服
- 下一篇:一种中药饮片加工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