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水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6334.1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5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江潇;刘春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沣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水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水容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布置有上分水器和下分水器;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上分水器与所述下分水器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体;在所述上分水器和所述下水分器之间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穿过所述容纳腔体;在所述容纳腔体内布置有相变材料。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蓄水容器,在导水管的四周布置有相变材料,在蓄能时,水流经过导水管,相变材料与导水管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相变材料蓄能,实现水与相变材料的组合蓄能;在释能时,水流排出导水管,同时相变材料中的能量也被水流带出,实现水与相变材料组合释能,提高了蓄能释能的性能,可以减小蓄水容器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蓄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水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一般采用蓄能(蓄冷或蓄热)的方式在用电低谷时蓄能,在用电高峰时,再将所蓄的能量通过水释放出来,以向用户供冷或供热。
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仅通过水或冰进行蓄能,其蓄能量有限,所以普通的蓄水罐或蓄水槽体积很大,需要蓄很多的水才能满足供冷或供热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蓄能性能,可以减小体积的蓄水容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蓄水容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布置有上分水器和下分水器;
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上分水器与所述下分水器之间形成有容纳腔体;
在所述上分水器和所述下水分器之间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穿过所述容纳腔体;
在所述容纳腔体内布置有相变材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水管的四周都布置有所述相变材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分水器与所述下分水器之间间隔地连接有两条以上的所述导水管;
在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导水管之间都布置有所述相变材料。
进一步地,任意两条所述导水管为同程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分水器具有上连接端口,每条所述导水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连接端口连接;
所述下分水器具有下连接端口,每条所述导水管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连接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为封装的相变材料体。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体呈球形或条形或圆柱形。
进一步地,在垂直方向上,所述相变材料体填充满所述容纳腔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水容器,在导水管的四周布置有相变材料,在蓄能时,水流经过导水管,相变材料与导水管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相变材料蓄能,实现水与相变材料的组合蓄能;在释能时,水流排出导水管,同时相变材料中的能量也被水流带出,实现水与相变材料组合释能,提高了蓄能释能的性能,可以减小蓄水容器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蓄水容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两条以上的导水管为同程管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沣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沣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6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阳台无土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