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6680.X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赫立群;张肃;战俊彤;贺敬航;段锦;姜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4/00 | 分类号: | G01J4/00;G01J4/04;G01N21/21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层 介质 环境 波段 偏振 特性 测试 系统 | ||
1.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双波段偏振光产生分系统(1)、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2)、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3)以及计算机分系统(4),
所述双波段偏振光产生分系统(1)包括同光轴设置的可调谐激光器(11)、积分球(12)、偏振片Ⅰ(13)以及滤光片Ⅰ(14),所述可调谐激光器(11)出射光线入射至积分球(12),光线在积分球(12)内被均匀反射和漫射后,出射至偏振片Ⅰ(13),经偏振片Ⅰ(13)起偏获得偏振光,偏振光经过滤光片Ⅰ(14)出射为光线均匀的波长偏振光;
所述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2)与双波段偏振光产生分系统(1)同光轴,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2)包括四个环境模拟箱体,沿光线传播方向,第一个环境模拟箱体的光轴方向上一侧设置有入射光学窗口Ⅰ(20),另一侧设置有散射光学窗口Ⅱ(21),内部设置有海水;第二个环境模拟箱体的光轴方向上设置有散射光学窗口Ⅲ(22),内部设置有盐雾发生器(25);第三个环境模拟箱体的光轴方向上设置有散射光学窗口Ⅳ(23),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26);第四个环境模拟箱体的光轴方向上设置有散射光学窗口Ⅴ(24),内部设置有气溶胶发生器(27);所述双波段偏振光产生分系统(1)出射波长偏振光,经入射光学窗口Ⅰ(20)、散射光学窗口Ⅱ(21)、散射光学窗口Ⅲ(22)、散射光学窗口Ⅳ(23)以及散射光学窗口Ⅴ(24),出射至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3);
所述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3)包括半反半透镜(31)、偏振光束成像装置(32)以及偏振特性探测装置(33),所述半反半透镜(31)设置在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2)的出射光路上;所述偏振光束成像装置(32)设置在半反半透镜(31)的透射光路上;所述偏振特性探测装置(33)设置在半反半透镜(31)的反射光路上;
所述计算机分系统(4)通过数据线分别与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2)以及偏振特性探测分系统(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可调谐激光器(11)产生激光波长为532nm和1064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半反半透镜(31)的反射能量与透射能量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偏振光束成像装置(32)包括滤光片Ⅱ(321)、偏振片Ⅱ(322)以及CCD相机(323),半反半透镜(31)的透射光依次经过滤光片Ⅱ(321)以及偏振片Ⅱ(322),经CCD相机(323)对双波段偏振光束进行成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偏振特性探测装置(33)为偏振态检测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雾多层介质环境的双波段偏振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计算机分系统(4)用于监测海雾环境传输模拟分系统(2)中四个装置的粒子浓度、粒径大小、粒子折射率,以及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分析进入偏振特性探测装置(33)的光束,记录输出偏振光的偏振度、偏振角、能量、斯托克斯矢量等相关参量,并获取通过偏振光束成像装置(32)生成的偏振光束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66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气量测量解吸罐
- 下一篇:一种医疗康复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