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缆反应力锥剥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7094.7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9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涛;魏占朋;方静;傅兴;彭亮;王荣亮;于连坤;梁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应力 锥剥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缆反应力锥剥切装置,包括主体、切刀组及手柄,所述的主体由两个可调节限位板组成,每个限位板上穿装有调节轴杆,所述的切刀组设置在两个可调节限位板上,每个可调节限位板上对应安装有所述的手柄,所述的切刀组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刀片,每个切刀片上均同轴设置有调节轴。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运用该反应力锥剥切装置,附件安装质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解决了由于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附件安装质量问题,省时省力。反应力锥剥切装置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电缆附件的安装质量隐患,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提升了附件生产企业和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涉及电缆剥切技术,尤其是一种新型电缆反应力锥剥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10—35kV中压电缆附件安装时,反应力锥的剥切主要为手工刀切削、玻璃片刮坡和砂纸打磨的方式,既费力又费时,施工很难达到技术标准。由于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附件安装质量难以保证,造成电缆附件故障频发。因此,在中压电力电缆附件制作中迫切需要一种精确且实用的反应力锥剥切工具。
通过对现有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有如下几篇公开专利文件:
1、一种电缆切削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1720431997.5,公开号CN206658014U,涉及电缆安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切削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切削机构,切削机构包括圆筒状的连接段和喇叭筒状的切削段,切削段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刀具,连接段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另一端与切削段相连,切削段的内径由与连接段连接的一端向远离连接段的一端逐渐增大。这样在切削电缆时,将电缆放入切削机构内,通过切削机构对电缆进行切削;与现有的人工切削的方式相比,切削的反应力锥的形状更加规则、可更好的控制方应力锥的形状和尺寸,保证电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切削效率更高、切削速度更快,降低了作业难度和作业强度,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力成本。
2、新型反应力锥剥切器,专利申请号CN201420119577.X,公开号CN203734204U,涉及新型反应力锥剥切器,其特征是:主要由刀体、手柄、大刀片、小刀片、大接块、小接块、调节螺母、短轴、压簧、弹性夹头、螺塞、上联接头、下联接头组成;刀体的外形呈似锥圆柱体形,刀体的剥切口设置有高压电缆反应力锥剥切口和高压电缆半导体剥切,采用了双向弹性夹头组合机构装置,其中,大刀片和小刀片分别装置调节组合部件,可调节刀片移位,以便适应电缆导线自身公差问题,灵活运用。整体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又省力,施工时即稳固又转动自如,提高剥切精确度和质量,切刀角度经过精密计算,剥切精确,表面平滑,保留完整的高压电缆内外半导体层即不损伤绝缘层,无需任何修整。
本专利与上述公开专利文献相比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10—35kV中压电缆反应力锥的剥切,对交联聚乙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剥切效果好,可直接实现对电缆反应力锥剥切并且保留完整的内半导体层,可完全满足于200mm以下的反应力锥剥切需要。具有突出地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10—35kV中压电缆反应力锥的剥切,对交联聚乙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剥切效果好,可直接实现对电缆反应力锥剥切并且保留完整的内半导体层,可完全满足于200mm以下的反应力锥剥切需要的新型电缆反应力锥剥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缆反应力锥剥切装置,包括主体、切刀组及手柄,所述的主体由两个可调节限位板组成,每个限位板上穿装有调节轴杆,所述的切刀组设置在两个可调节限位板上,每个可调节限位板上对应安装有所述的手柄,所述的切刀组包括三个平行设置的刀片,每个切刀片上均同轴设置有调节轴。
而且,在每个切刀上方对应的主体件上安装有一个连接片,连接片上开设有滑槽,在滑槽内安装有两个固定旋钮,该固定旋钮穿装过滑槽与对应的可调节限位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7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