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建筑供能的恒温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1359.6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黄建新;倪健斌;舒彬;赵黎明;胡显涛;周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建筑 恒温箱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建筑供能的恒温箱系统,该恒温箱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热单元包括热管,热管的两端串联有阀门T2、水泵和第一板式换热器,热管用于吸收太阳热能将其内部流经的液体介质进行加热;恒温箱包括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形成腔体,腔体通过加热管路串联于热管和水泵之间,加热管路上设置有阀门T1,内层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翅片,翅片用于增加恒温箱的表面积;第一制冷单元的注水端通过阀门T9连接于外层壳体的进水口,第一制冷单元的回水端连接于外层壳体的出水口。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在降低了恒温箱耗能的同时,增大了恒温箱内部的表面积,提高了恒温箱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恒温箱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建筑供能的恒温箱系统。
背景技术
恒温箱主要由箱体、制冷系统、加热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主要作用是维持箱体内微环境的温度恒定,以便于对箱内的待测元件进行相关测试。
而现有技术中的恒温箱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恒温箱采用高品位能源电能进行加热作业,电能利用率较低,而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直接排放至空气,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恒温箱在制冷/加热时,恒温箱内部温度不均,而且恒温箱的压缩机通常设置在恒温箱的内部,箱内噪音较大;
(3)恒温箱工作时,电加热与压缩机等用电设备不能脱离电网运行,使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降低恒温箱耗能的同时,增大恒温箱内部的表面积,以提高恒温箱内部温度的均匀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建筑供能的恒温箱系统,恒温箱系统包括:恒温箱,太阳能供热单元和第一制冷单元;太阳能供热单元包括热管,热管的两端串联有阀门T2、水泵和第一板式换热器,热管用于吸收太阳热能将其内部流经的液体介质进行加热;恒温箱包括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形成腔体,腔体通过加热管路串联于热管和水泵之间,加热管路上设置有阀门T1,内层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翅片,翅片用于增加恒温箱的表面积;第一制冷单元的注水端通过阀门T9连接于外层壳体的进水口,第一制冷单元的回水端连接于外层壳体的出水口,第一制冷单元用于向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注入流水,以带走内层壳体表面的热量。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恒温箱系统还包括第二制冷单元,第二制冷单元内流经有冷媒,第二制冷单元,包括:箱内制冷器,第一压缩机,第二板式换热器;箱内制冷器、第一压缩机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串联连接,箱内制冷器利用冷媒对恒温箱的内部进行降温,第二板式换热器用于对冷媒进行换热。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制冷单元,还包括:冷凝器;冷凝器与第二板式换热器并联,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阀门T4连接于箱内制冷器的输入端,阀门T4处于打开状态时,冷凝器用于对第二制冷单元中的冷媒进行换热。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冷凝器为风冷式冷凝器。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压缩机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之间串联有阀门T6,第二板式换热器换热时,阀门T6处于打开状态;第二板式换热器和箱内制冷器之间串联有第一节流阀,第一节流阀的开合度正比于箱内制冷器内的冷媒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1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珠废料冲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地板加工用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