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1613.2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枣能元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05123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枣 工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加热罐和蒸制罐,所述蒸制罐的内部设有多个盛放板,每个所述盛放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的槽底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蒸制罐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所述盛放板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设有滑板,每个所述滑板分别与对应到滑槽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盛放板的两侧后端设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红枣的快速提取,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
背景技术
红枣,中文名密花核果木,别称密花核实,属于被子植物亚门,被子植物纲、金虎尾目、核果木科、核果木属的植物,它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
传统的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是直接将盛放有红枣的容器放置于蒸制罐的内部进行蒸制,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在将蒸制完成的红枣取出时必须将整个容器取出,过程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出红枣的过程较为繁琐,在需要取出时,工作人员需要需要将整个容器取出,影响其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加热罐和蒸制罐,所述蒸制罐的内部设有多个盛放板,每个所述盛放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的槽底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蒸制罐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所述盛放板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设有滑板,每个所述滑板分别与对应到滑槽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盛放板的两侧后端设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靠近的一端杆壁分别通过轴承与盛放板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背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滑槽相匹配,两个所述滑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部均固定设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上端分别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空腔且与对应的滑块活动套接,每个所述滑槽的前端上表面均开设与限位孔,每个所述限位杆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加热罐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设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下端管壁贯穿加热罐和底座并向下延伸,所述加热罐的左侧壁下端固定设有与加热罐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进气管,所述加热罐的内部固定设有燃烧罐,所述燃烧罐的上端后侧通过蒸汽管贯穿加热罐和蒸制罐并延伸至蒸制罐的内部下表面,所述燃烧罐的左侧壁上端固定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贯穿加热罐的侧壁并向外延伸。
优选的,所述加热罐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与加热罐内部连通的出气管,所述蒸制罐的上表面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蒸制罐的下表面固定设有与蒸制罐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贯穿底座并向下延伸且管壁固定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蒸制罐的左侧通过铰链转动设有门板,所述门板的表面固定设有把手,所述门板与蒸制罐之间通过磁性密封条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均固定设有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紧固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通过设置于盛放板两侧后端的限位机构,能够避免在将盛放板拉出时将盛放板带出,同时能够利用转杆与盛放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盛放板的倾斜,便于将红枣取出。
2、该红枣加工用蒸制设备,通过设置于蒸制罐下端的出水管,能够将液化的水蒸气排出,避免蒸制罐的内部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枣能元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枣能元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1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