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2503.8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黄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4 | 分类号: | B63C9/04;B63H1/14;B63H25/10;B63B43/18;H02J7/3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航海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包括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中间设置有乘坐槽,所述安全气囊上端面前侧分别设置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所述安全气囊后侧安装有推送装置,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通过充气口将安全气囊充满气,人员在乘坐槽内乘坐,太阳能光伏板转换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并为防水电机供电,防水电机能够带动涡轮转动,为安全气囊的移动提供动力,此外,手握把手,能够推动固定杆及其连接的安装板转动,实现安全气囊驱动方向的调节,安全气囊底端面设置有防护铁皮,避免底部撞击造成损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航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以救生圈和气囊垫为主,传统的气囊垫结构简单,人员乘坐时都是随着海浪漂流,需要人工滑动,没有驱动动力,使用效果不佳,救援成功率不高,并且传统的安全气囊防护性不佳,造成撞击时容易损坏,提高危险,因此,需要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包括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中间设置有乘坐槽,所述安全气囊上端面前侧分别设置有充气口和放气口,所述安全气囊后侧安装有推送装置。
优选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在乘坐槽内后侧设置,所述安装座上端面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固定杆一端,所述安全气囊后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端面一体化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杆后端与固定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固定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安全气囊左右两侧安装有若干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安装座左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防水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全气囊后侧上端面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板,左右两侧连接板与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
优选的,所述乘坐槽内左右两侧设置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安全气囊底端面设置有防护铁皮,所述防护铁皮与安全气囊通过固定扣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清晰易懂,通过充气口将安全气囊充满气,人员在乘坐槽内乘坐,太阳能光伏板转换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并为防水电机供电,防水电机能够带动涡轮转动,为安全气囊的移动提供动力,此外,手握把手,能够推动固定杆及其连接的安装板转动,实现安全气囊驱动方向的调节,安全气囊底端面设置有防护铁皮,避免底部撞击造成损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船舶航海用救援装置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伸弹簧,2-连接板,3-蓄电池,4-扶手,5-太阳能光伏板,6-安全气囊,7-充气口,8-乘坐槽,9-放气口,10-把手,11- 转轴,12-安装座,13-固定杆,14-固定板,15-安装板,16-防水电机,17-涡轮,18-防护铁皮,19-固定扣,20-推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2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用抓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