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接结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2962.6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结构件 预制构件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接结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其中,对接结构件包括插接套筒、插杆和两个以上的止退件,将两个以上的止退件对应安装于插接套筒的滑道内,且止退件的第一扇形截面的外圆弧长大于滑道的第二扇形截面的内圆弧长,从而止退件不会从滑道内跌落至插接套筒的插接腔内,避免在插杆插入插接腔内使插接套筒倾斜或偏移时,止退件落入插接腔内而导致卡止强度降低;也避免在插杆受拉拔力时,因止退件落入插接腔内而导致止退件与插杆脱离逆向卡接;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结构件保证了插接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了对接结构件的抗拔连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接结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桩是建筑行业中广泛的使用的桩基础用材,受限于生产和运输条件,预制混凝土桩的单节长度往往小于预制混凝土桩的设计长度要求,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多根预制混凝土桩轴向连接在一起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整体长度。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桩连接方式一般是将上、下两节预制混凝土桩的端板对齐进行焊接固定,具体方法是将上、下两节管桩的端头板对齐,调整垂直度后,再通过电焊方式连接,该连接方式受人为因素、气象因素影响大,且由于对管桩垂直度及连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高,在沉入土体后,焊接部位在受到腐蚀后存在逐渐失效的风险。
为了解决采用端板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所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出现了不需要焊接,能够直接插接的连接件。
这种连接件包括大螺母、小螺母、中间螺母、插杆、分体式卡环和弹性件,大螺母和小螺母分别套设在预制混凝土桩的受力筋两端,插杆固接在小螺母上,分体式卡环和弹性件通过中间螺母止挡在大螺母内,插杆的端部插头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鼓形,插杆插入大螺母内时,先推动分体式卡环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下移动同时将分体式卡环径向撑开,待插头的最大直径部位越过分体式卡环的最小内径部位后,分体式卡环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复位且径向收拢,分体式卡环在中间螺母下端径缩以逆向卡止插杆,从而防止插头从大螺母中拔出,实现快速地连接。
虽然与传统的焊接连接方式相比,上述连接件的使用具有对接施工速度快、连接强度高等优点。但是,由于预制混凝土桩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桩端面倾斜和/或螺母套筒定位误差和/或上、下节预制混凝土桩轴向未对齐,因此,为了保证上、下节预制混凝土桩间的多个连接件均能够完成插接动作,需将中间螺母的内孔与插头的中间段间留有足够大的径向间隙以调整上述误差,导致插头在接触分体式卡环时插杆中轴线会相对于中间螺母中轴线倾斜或偏移,进而在插接过程中出现部分卡环倾倒落入大螺母底部的情况,这种掉落现象出现的概率虽然较小,可一旦出现,便只有部分数量的卡环起作用,导致连接后抗拉强度不高或不可靠,这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建筑业来讲是要避免出现此类风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结构件及预制构件组合,在于解决现有连接件在插杆插入过程中卡环落入大螺母底部导致插接失败的问题,保证插接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结构件,该对接结构件包括:
插接套筒,其内部形成有插接腔,且所述插接腔于后段的腔壁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两个以上滑道;
插杆,其轴向一端形成可伸入插接腔中的变径插接头;以及
两个以上的止退件,其可沿各自对应的所述滑道滑移并逆向卡止伸入所述插接腔的变径插接头;
其中,止退件具有垂直于插接方向的第一扇形截面,滑道具有垂直于插接方向的第二扇形截面,且当第一扇形截面的圆心与第二扇形截面的圆心重合时,所述第一扇形截面的外圆弧长L1大于所述第二扇形截面的内圆弧长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2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件及预制构件组合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器类散热风扇制造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