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3363.6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兵;胡江涛;梁德;何嘉辉;唐晶晶;任辉;崔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颈椎 前路 手术 处理 韧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其包括刀套和刀体;刀套的第一端向刀套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弯钩部,刀套具有从刀套的第一端延伸至刀套的第二端的滑槽,且滑槽位于刀套的折弯内侧;刀体包括刀杆和刀片,刀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且刀杆的第一端向刀杆的一侧折弯形成与第一弯钩部相匹配的第二弯钩部,刀片设于第二弯钩部的内侧。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钩刀将神经钩和手术刀结合在一起,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地切割后纵韧带,不但简化了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程序,同时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不会伤害硬膜和脊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
背景技术
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其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颈椎前路间盘切割减压融合术(ACDF)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最常用的方法,在做ACDF手术时,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切割后纵韧带。
目前,做ACDF手术时,一般先用神经钩挑起后纵韧带,然后再用尖刀切割神经钩挑起的后纵韧带,不仅过程复杂,而且由于神经钩细小且表面光滑,使用尖刀切割时需动作轻柔,特别仔细,否则可能因失手而导致尖刀下滑损伤硬膜和神经,给病人带来二次创伤,安全系数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其包括:
刀套,所述刀套的第一端向所述刀套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弯钩部,所述刀套具有从所述刀套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刀套的第二端的滑槽,且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刀套的折弯内侧;
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杆和刀片,所述刀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刀杆的第一端向所述刀杆的一侧折弯形成与所述第一弯钩部相匹配的第二弯钩部,所述刀片设于所述第二弯钩部的内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杆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滑槽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的自身高度加上所述刀杆的厚度小于所述滑槽的深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弯钩部的表面为圆滑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套的整个表面均为圆滑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的长度为2-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体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规格,不同规格的所述刀体的刀片的长度不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体设有四个规格,且四个规格的所述刀体的刀片的长度分别为2mm、3mm、4mm、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片的厚度为0.1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套和所述刀体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处理后纵韧带的钩刀,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3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神经外科手术用臂托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中切皮的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