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组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3965.1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重;杨元宝;岳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普罗科环境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组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组件及车辆,散热组件包括: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内设置有进风通道;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导风件的后侧且与所述进风通道正对,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导风件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后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经过换热的气流回流,避免散热器的进风温度升高,保证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车辆的发动机进行散热时,散热风扇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散热器,而空气通过散热器进入到发动机舱内,经过散热器后空气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空气通过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排出,由于散热风扇的进风处存在负压,而散热风扇的出风存在正压,导致散热风扇出口处的空气容易回流至散热风扇的进风口,温度升高后的空气回流,降低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经过换热的气流回流,避免散热器的进风温度升高,保证散热器的散热效率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散热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散热组件包括: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内设置有进风通道;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导风件的后侧且与所述进风通道正对,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导风件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散热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在导风件与散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令经过与散热器换热后的热空气无法重新回流至导风件的入口出,密封件可以保证导风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经过散热器后的热空气与新风混合而降低,提高了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器本体前方的中冷器,所述导风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和/或所述中冷器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冷器的尺寸小于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尺寸;所述导风件包括:与所述中冷器正对的第一导风部和与所述散热器本体正对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中冷器之间、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中冷器之间、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散热器本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条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部与所述中冷器之间的第一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中冷器之间的第二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导风部与所述散热器本体之间的第三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和所述第三密封条构造为环形密封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条包括:“U”形的金属件和包覆在所述金属件外侧的密封胶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胶层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胶层外侧的缓冲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散热组件还包括: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机架设置在所述导风件的前侧且具有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固定机架与所述导风件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组件,因此该车辆的散热稳定,经过散热后的空气不会与新风混合,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普罗科环境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普罗科环境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39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