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痰标本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4138.4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卢敬梅;潘频华;陈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徐好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本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痰标本收集器,包括口鼻罩、收集瓶、连接管以及设于收集瓶上的瓶盖,所述瓶盖内设有收集通道,所述收集通道上方设有用于封堵的球体,所述球体下方抵设有弹性件,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口鼻罩相连,连接管下端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孔并插设于所述收集通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少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痰标本收集器。
背景技术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播方式主要为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病人呼出的微生物气溶胶包含大量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和飞沫核,它们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载体。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统计显示全球超过20%的SARS感染者是医护人员。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离不开痰标本的采集,在采集过程中,需要病人深吸气后再用力咳嗽,咳出深部的痰液至专用容器中,密封后送检。据研究表明,咳嗽产生的呼出气流速度约为10m/s,一次咳嗽大概呼出10万颗飞沫,采集标本时医护人员需要近距离指导并协助病人咳嗽和排痰,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减少飞沫飞溅也是减少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临床上尚没有专门的防飞溅的痰标本采集器,在现有条件下通常采用在病人头部罩一个大塑料袋,医护人员在旁边协助和指导,这样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还有部分飞沫飞溅,仍然有较大的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减少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痰标本收集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痰标本收集器,包括口鼻罩、收集瓶、连接管以及设于收集瓶上的瓶盖,所述瓶盖内设有收集通道,所述收集通道上方设有用于封堵的球体,所述球体下方抵设有弹性件,所述连接管上端与所述口鼻罩相连,连接管下端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孔并插设于所述收集通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下端侧壁上设有倒钩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通道上端设有扩口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鼻罩的边缘设有柔性硅胶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痰标本收集器,包括口鼻罩和收集瓶,口鼻罩与收集瓶通过连接管连通,病人操作简单,不再需要医护人员在旁协助扶持容器,有利于减少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并且口鼻罩也有利于防止飞沫飞溅,从而大大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标本采集完后,病人将连接管从收集通道内抽出与收集瓶分离,球体上部不再受到挤压,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自动封闭收集通道上端,减少咳痰在空气中的暴露,大大降低了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风险,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之后口鼻罩和连接管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痰液收集瓶送检验科检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痰标本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瓶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口鼻罩;11、柔性硅胶边;2、收集瓶;3、连接管;31、侧孔;32、倒钩部;4、瓶盖;41、收集通道;42、扩口部;5、球体;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4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挡汽车的紧急制动系统
- 下一篇:纺织品吸湿速干性测定用试样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