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6846.1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3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鹤贤;陈升;刘优强;张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21/08;F28F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氨蒸氨 两用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气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包括内管、外管及介质管,所述介质管套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套在所述介质管内,所述介质管用于通过水或者蒸汽,所述内管、外管连通并用于通过氨水。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锥面形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用于通过氨水的通孔,所述内管的两端为开口,所述外管上设有外管连接法兰,所述介质管呈螺旋形,所述介质管的端部横向突出设于所述外管,所述内管的两端突出于所述外管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提高氨水在换热器中的换热效果,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气回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氨法制备氧化锌工艺中,使用氨水进行锌的络合,利用蒸氨实现锌离子的结晶,蒸氨的氨气通过吸氨转换成氨水后,又可以作为锌氨络合液用于锌的络合,整个工艺过程就是氨的循环过程。氨法氧化锌工艺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辅料的氨水,往往很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氨气的回收,导致氨水排入周围环境中造成氨气污染,因此,做好氨气的回收不仅能够提高氨气利用效率,还能够保护环境。
回收氨气通常要利用氨气易溶于水的原理对氨气进行回收,现有的吸氨装置中,有采用降温对氨水进行降温、提高氨水吸氨效果的换热器,但是氨水在换热器中的换热效果一般。受腐蚀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能够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氨水的换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包括内管、外管及介质管,所述介质管套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套在所述介质管内,所述介质管用于通过水或者蒸汽,所述内管、外管连通并用于通过氨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有锥面形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用于通过氨水的通孔,所述内管的两端为开口,所述外管上设有外管连接法兰,所述介质管呈螺旋形,所述介质管的端部横向突出设于所述外管,所述内管的两端突出于所述外管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为冷拔管,所述介质管为钢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介质管上在所述外管所在侧套接连接有保护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管由冷拔管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管的端部与所述介质管钎焊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管、外管钎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通过切换阀向介质管743中通入冷介质或者热介质,以分别对氨水进行降温或者升温。其中,在换热过程中,通过设置三层管道相套,加大了一倍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热转换效率,大幅提高了对氨水冷却或者加热时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冷拔管、钢管钎焊连接制成,在介质管的外侧壁设有保护管,能够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740、两用换热器;741、内管;742、外管;742a、外管连接法兰;743、介质管;744、连接部;745、通孔; 746、保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吸氨蒸氨两用换热器,能够提高对氨水冷却或者加热时的换热效果,也能够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凯鸿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6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雾冷却的分流器
- 下一篇:一种水凝胶纤维简易纺丝装置